二
1945年,冯其庸的人生跟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抗战胜利,日本投降,一切都该恢复正轨了。这一年的下半年,他一边在一所小学教书,一边在刚刚复校的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读书。但这个过程不到二个月,冯先生再次失学,因为美专搬到苏州去了,他没有学费跟到苏州。
贫穷让冯其庸失去了一个当职业画家的机会,却让他迎来了无锡国专系统的国学教育。
1946年初,冯其庸入学无锡国专。
此前的国学训练,对于进入无锡国专的冯其庸而言,仅仅是打下一定基础而已,而无锡国专的训练,不仅称得上是学术性的,而且算得上是中国顶级的。彼时的国学教育,就大学阶段而言,因为缺乏整体设计,所以各所学校皆因拥有自主性而各具特色。如清华大学研究院的国学门,从1925年到1929年,仅仅坚持了四年,而且“国学门”这三个字远不如“四大导师”的名声响亮。
无锡国专,从1920年开始筹办,转年正式招生,一直坚持到1949年。在当时西风劲吹的大环境下,无锡国专在中国传统学术的教育上,几乎是一枝独秀。
无锡国专的国学教育,最强调经典教育,即使接受当时教育部建议后,依然是通识课与经典课并重。比如,《国学概论》《文字学》《文学史》《中国文化史》《版本目录学》《中国哲学史》《哲学概论》《西洋文学史》《中国韵文选》《音韵学》等,都是通识课,而《论语》《孟子》《文史通义》《荀子》《王荆公文》《毛诗》《左传》《史记》《礼记》《史通》《老子》《昭明文选》《韩昌黎文》《钟嵘诗品》《吕氏春秋》《韩非子》《尚书》《周易》《尔雅》《汉书》《楚辞》等都是选修课。此外还有各类专题学术讲座。
冯先生至今清晰记得朱东润先生开设的《史记》课和“杜甫专题”,朱先生会朗诵,声情并茂,引人入胜,然后备引诸家观点,在仔细对比评论后,得出自己结论。正确的学问方法,很自然引得学生登堂入室。老师们的学问高度,让冯其庸领略到了学问的魅力。冯振心先生开设的《说文解字》课,让他看到了学问的深奥,看到老学者的深厚与精良。
如今,关于每个老师的绝活,冯先生仍然能够一一道来,语气中透露出感佩和幸福。有一次,钱穆来国专讲学,告诉学子要从大处着眼,称作“我见其大”,这让冯先生特感震撼。冯先生一生都与无锡国专的师友保持着密切的来往,如王蘧常、钱仲联、夏承焘、饶宗颐等。
冯先生在无锡国专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升华是国家观念的成长,他开始参与学生活动,被中共地下党组织认定为进步青年。想想冯先生的苦出身,政治上的这种选择具有必然性。参加学生活动,抗议当局,是他国专时代的重要内容之一,当然,国专学运其实也是全国学运的一部分。唐文治校长反对空谈,但积极支持学生,在老一代学人之中,确实开明,也深获学生爱戴。
1949年,作为中学教师的冯先生被中共地下党派去迎接解放军渡江,然后参军。本来计划继续南下,后来为了巩固解放区,党组织要他留下,于是,冯先生在无锡女中担任教师。一直到1954年,他被调到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来自延安,“老革命”特别多。冯先生说,在人大,连看大门的都是老红军出身。一个江南才子,就在这里投入到了火热的新生活之中。新中国成立后所有的成绩,都从这里起步,所有的磨难,都在这里发生。
1986年,冯先生的工作关系正式调离中国人民大学,但他始终满怀着一颗人大之心。
在所有的运动冲击过后,冯先生留下了累累硕果。《瓜饭楼丛稿》分作三个部分,《冯其庸文集》共十六卷,《冯其庸辑校集》共七卷,《冯其庸评批集》共十卷,丛稿共三十三卷。另外,还有《瓜饭楼外集》十五卷已经提交商务印书馆。
其实,冯先生的学术创作,文学一直是他的主攻方向,然而早年打下的国学基础,尤其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文学的范畴似乎过于狭窄。尤其是,他的许多国学之思,在后来的新学科中,无处投放。直到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决定成立国学院,校领导亲自登门,盛情邀请已经离休十年的冯先生出山。
冯先生一生的国学积累,终于找到了安身之所,80多岁的老人,忽然再次焕发出了国学青春。
作为首任院长,冯其庸先生为人大国学院设计了最基本的规范。国学院的课程体系来自冯先生的建议,在此之前,学校多次邀请专家研讨,一直莫衷一是。原因很简单,专家自己就没有受过国学教育,完全没有经验。现在看冯先生的课程设置,其实就是无锡国专体系的活用。看看上文的课程名单,差不多都在国学院的课程之中。
2008年,国学院成立三周年之际,冯先生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大国学即新国学》,为国学院的理念正名,这说明冯先生的国学理念是与时俱进的。冯先生当初倡导三个办学特色,至今都在国学院施行,一是导师制,加强师生的联系;二是游学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养扎实学风;三是办国学论坛,领略大师风采,博采众家之长。
冯先生的国学情怀,终于在人大国学院找到了托付,对于国学的未来,冯先生充满信心。人大每月给冯先生发放一定数额的津贴,在冯先生离职三年之后,悉数还给了国学院,为学生设立奖学金,自己分文未取。他把自己一部分重要图书,捐献给国学院,希望同学认真研究国学,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冯先生看来,一个人的学术成绩永远是有限的,教育的希望才是无限的,孔子说,后生可畏,那就是国学的希望,中国文化的希望。这是学者的情怀,也是教育家特有的情怀。
孟宪实,1962年出生于黑龙江省讷河市,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专业方向为隋唐历史、敦煌吐鲁番学,出版专著《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敦煌民间结社研究》等。1995年跟随冯其庸进行环塔里木盆地的考察,2005年与冯其庸一起深入罗布泊,考察古楼兰城和丝绸之路。在冯其庸任国学院院长期间,担任院长助理一职。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04日 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