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黄润秋
一、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就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近期,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批示,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要结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加大环境督察工作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着力解决生态环境方面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不断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改善。各级党委、政府及各有关方面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扎实工作、合力攻坚,坚持不懈、务求实效,切实把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为建设美丽中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更大贡献。李克强总理也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批示,张高丽副总理对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我们体会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更加清晰;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意识引领;要加快建立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要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要通过加强环境督察,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要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既高瞻远瞩又非常务实,既是顶层设计又是详细任务,既是宏观要求又有实现途径,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推进绿色发展
环境保护的历史就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史。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必须将正确认识和处理保护与发展关系摆在首要位置。
(一)发展与保护是辩证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述是对这一辩证关系的生动描述。 “两山论”从根本上更新了我们关于自然资源无价、环境无价的认识,打破了把发展和保护对立起来的这样一个固有思维,指出了发展和保护之间是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的方法论,带来的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
(二)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在实践中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势可以转变为经济优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形成了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要树立生态优先理念,实现从以环境换取经济增长向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转变。要把环境保护作为决策的重要环节,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用绿色GDP核算体系代替传统的GDP核算体系。要通过先导、倒逼、增值和提质等途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优化,促进绿色发展。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强化绿色发展的刚性约束,把环境保护真正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把生态环保培育成新的发展优势,探索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新模式。
三、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建立生态空间保障体系,守住生态空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关键是要守住生态空间,要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目前,《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已经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划”是指导各省、市、自治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守”是建立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制度,建设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常态化监管。要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天地一体化遥感监控体系,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新建一批保护区,并推进已有保护区的精细化管理。
(二)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经济体系。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化解过剩产能,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要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深入推进全社会节能减排,实现各类资源能源节约高效利用。
(三)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深化大气污染治理。落实地方政府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责任。加快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全面推进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综合整治,强化移动源污染监管,深化重点区域联防联控,启动冬季重污染天气“削峰”工作。深化水污染防治。督促出台《水十条》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加强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切实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全面实施《土十条》。制定考核办法,抓紧出台配套的政策措施。启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推进污染场地试点示范。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此外,还要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启动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大环境风险防控力度,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确保核与辐射安全,加强化学物质和危险废物环境管理。
(四)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建立制度化、系统化、大众化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积极推进绿色消费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倡导环境友好型消费、普及绿色出行、发展绿色休闲。加大政府采购环境标志产品力度,鼓励公众优先购买节水节电环保产品。构建全民行动体系,形成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强大合力。
(五)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认真落实中央已经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开展中央环保督察,严格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上收环境监测事权,建立全国统一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运用市场手段推进环境治理与保护,鼓励各类投资进入环保市场。认真谋划下一步的改革举措,筑牢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基础。
(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协调配合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改革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将其打造成为生态文明试验区制度成果的转化载体、推动生态环保工作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有效平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经验总结和推广,发挥其应有的典型示范作用。继续开展中国生态文明奖评选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