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人们常常引用这句名言来说明理论要适应生活的变化。生活之树之所以是常青的,是因为现实社会总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生活之树总会不断抽新枝、发新芽、展新颜。新形势下,管党治党要不断取得新成效,就得把党情“新颜”搞清楚,使党的建设理论以及由理论派生的规章制度、体制机制符合党的实际情况。
把党情搞清楚,依据党情创新党建理论、推动党建工作,这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成功之道。我们党成立之初,中国是一个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汪洋大海,现代产业工人并不多。特别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出身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党员越来越多。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这样的党情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并基于这一党情创造性地提出了“思想建党”理论,以防止非无产阶级思想对党的危害,从而保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我们党在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也曾遭遇过不少挫折,一些挫折的发生与对党情把握不准、错误估计党内形势密切相关。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党情把握得准,党的建设就卓有成效;什么时候脱离了党情,党的建设就弊病丛生。今天,我们党是一个有着8800多万名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的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党情的复杂性前所未有。如果对这种复杂性没有清醒认识,总是雾里看花,全面从严治党就难以切中肯綮,甚至会南辕北辙。
把党情搞清楚,实际上是要求正确认识自我、具有自知之明。人贵有自知之明、难有自知之明,政党也是如此。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可见,自知比知人更为不易,也更为关键。
对党情有自知方能自信。近年来,西方炮制的“中国崩溃论”甚嚣尘上,其实质是质疑和否定中国共产党。但这种论调被事实一再证伪、被现实一再打脸,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不仅没有崩溃,反而日新月异、欣欣向荣。如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正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热议话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答案就蕴藏在党情中。把握党情,真正搞清楚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作风优势等,我们就能更加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不断把党的独特优势发挥好。
对党情有自知方能自省。“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自知也是一个自省自警的过程,既要认识自己的独特优势,也要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当前,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价值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影响下,党员队伍构成的复杂性前所未有,党面临的执政环境的复杂性前所未有,弱化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因素的复杂性也前所未有,党的建设也因此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问题而不自知,使问题日积月累,最终积重难返。把党情搞清楚,就要于无声处听惊雷、于静水处察深流,不讳疾忌医,把党自身存在的问题摸准。摸准了问题,就能激浊扬清,有的放矢加强党的建设。
自信与自省,旨在使党的建设具有自主能力。我们党一直强调要不断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四自能力”实际上是党的建设中的一种自主能力。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党也犯过严重错误,但是错误总还是由我们党自己纠正的,不是别的力量来纠正的。”“自己纠正”的能力,正是一种自主能力。这种自主能力,对于长期处于领导核心地位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尤为重要,也尤为可贵。要自主,就要自信和自省,明白应该坚持什么、应该摒弃什么,使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具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有了这样的自主能力,我们党方能自强。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变化中。“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以深刻变化着的党情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以自知树立自信、保持自省、赢得自主、不断自强。这样的党,在新长征路上必定无往而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