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16]结合今天的实际,我们可以“接着说”出革命文化在革命后,是确证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与否定。二十世纪中前期风起云涌的中国革命,取得的最为重要成果,就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讲话中强调的“不忘初心”,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不能忘却党今天所拥有的执政地位从哪里来。回答好这一问题在今天的中国能够凸显两层重要涵义。
其一,是坚持用什么样的史观来看待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尤其是党史国史。2013年12月初,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17]近年来,历史学界总有一种声音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是过时了的“革命史观”,要改变历史宣传的角度,不要再宣传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而应该跟上“时代潮流”去“告别革命”,搞历史研究范式的“转换”。这种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否定历史与背叛历史并无二异。没有历史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今天我们弘扬革命文化,并不是要时时处处放大自己的苦难,而是要从革命历史、革命文化中去塑造民族精神、民族魂魄,认识和把握共产党发展、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给予党和人民以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其二,是切实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保障。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2年德文第一版序言里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只有借助于辩证法才有可能”[18]。企图搞乱我国思想理论界的历史虚无主义就是辩证法反面——形而上学的典型。它“把党史国史描绘成一部罪恶史、权斗史、阴谋史”[19],与此同时又吹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任何稍微有清醒头脑的人都看得出来这种史观背后的政治阴谋就是要颠覆社会主义政权,为“历史终结于资本主义”的论调张目。习近平同志历来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对于攻击党的历史和党的领袖错误思潮和行径一贯持旗帜鲜明的反对态度。2010年,习近平同志在论及党史工作时曾经指出,应当“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20]。试想,如果我们不对革命文化抱有充分自信,轻而易举地否定革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从哪里来”竟然成为了“悬疑之问”,党心民心势必会被搞乱,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囯家政权安全必然出现危机。在事关坚持还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不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是不行的。所以说,习近平总书记主动强调“革命文化”,在与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中下了一步先手棋,是十分及时、十分必要的。
坚定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回答好伟大事业向哪里去问题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党的领导人所重视。今天我们之所以强调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自信,是从一般意义上来看,文化具有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出“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21];更重要的是从这种文化形态的特殊性来看,其作为“社会主义”文化是由代表人类社会前进方向的新的生产关系所决定;其作为“先进”文化具有十分明确的方向性特征,即面向未来,“从未来汲取自己的诗情”[22]。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点,我希望宣传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23]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种性质上优越、方向上明确的文化形态抱有自信,实际上是回答了我们今天所从事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前景,即“向哪里去”的问题。笔者认为,人民性与科学性的发扬,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确回答这一问题的前提性条件。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人民性,划清了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阐明了不走社会发展方向的回头路。从历史的维度看,尽管经过建设时期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革时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申,我们国家文化总体上说已经是反映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文化。然而,一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跨越了“卡夫丁峡谷”,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非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二是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文化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从现实维度上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部环境是资本主导、西强我弱的当代全球化深入演进,资本主义文化无时无刻不在搭载着全球化的快车进入开放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这样的一种现实背景下,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必然伴随着积极有益的思想文化一齐到来并影响我国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和精神生活,甚至希冀达到其西化分化社会主义中国的战略目的。应当指出的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最根本的特征,是少数统治阶级“制造共识”,或以“君权神授”相恐吓、或以“娱乐至死”相诱惑,以此千方百计地剥夺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文化只剩“解释世界”意义、绝无“改造世界”功能。社会主义社会则与之截然相反,以我国为例,我们一是在《宪法》中载入“国家合理安排积累和消费,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庄严承诺;二是以“双百”方针支持和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三是强调文化事业、社会效益始终居于文化产业、经济效益之前,最大程度上避免市场经济“一切向钱看”对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文化权利平等的可能性侵蚀。总而言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由今天的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所创造、所发展、所享有,因而更具亲切感、更有自信心。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科学性,明确了这一文化形态所引领的社会前进方向是实现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24],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剥削阶级竭力掩饰文化的阶级性以维护其既得利益相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不讳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其核心和灵魂。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提供了新的世界观、新的道德规范、新的社会理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先进性所在。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科学性并不等同于狭隘性,相反它对于一切真、善、美都是开放包容的。它不仅包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理论成果,还包括了人民群众在生动的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以及其他对社会发展有益的文化创新。“科学性”所拒斥的,仅是那种堕落的、腐朽的、“三俗”的落后文化,因为那样一种文化一旦大行其道甚至成为主流文化,整个社会都会因此而颓废和丧失活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民族复兴“中国梦”以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将谈何得以实现。令人欣喜的是,通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之以恒地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被网民们称之为“正能量”“三观很正”的文化没有在泥沙俱下、纷繁复杂的文化场域中怯退,一个蓬勃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之重塑前景可期。
【执笔:人民智库研究员 杨 莘】
注释:
[1]《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0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8页。
[3]《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7页。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4页。
[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6](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页。
[7]《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0页。
[8]同上书,第281-282页。
[9]《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10]《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708页。
[11]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年11月12日。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0页。
[13]学习时报特约评论员:《中国共产党的郑重选择——论六中全会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N].《学习时报》,2016年10月31日。
[14](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5页。
[15](法)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7页。
[16]《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17]《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 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N].《人民日报》,2013年12月5日。
[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6页。
[19] 秋石:巩固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J].求是,2013年第20期。
[20]习近平: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8期。
[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4页。
[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3页。
[2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页。
[2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