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累:农民进城问题重重
实地走访过耒阳的相关人士不由感叹:“城、镇如此两极分化,是我们想要的新型城镇化吗?”大规模的农民进城,使得耒阳的公共服务“压力山大”,财政包袱不堪其重。
大量进城农民工子弟需要就学,政府财政难以背起办学包袱,于是私立学校应运而生。民办教育虽然解决了大批孩子的就学问题,也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家长的负担。
“上学难”以及派生的“大班额”问题在耒阳也突出。耒阳的蔡子池中学,最高峰时号称“亚洲规模最大的初中”。耒阳市教育局在2015年一份报告中描述,“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区人口急剧增加,进城择校就读学生骤增,城区公共教育资源紧缺,学位严重不足”。学生70至80人“大班额”,在耒阳城区并不少见。
城市大规模扩张,但基础设施却难以迅速跟进。交通、垃圾处理、城区防洪等都有较大欠账。小罗告诉记者,他家在八层楼的最顶层,没有电梯,五楼以上的人家,使用自来水常年靠自购的加压泵才能提上来。
大量的“小产权房”,成为城市的“伤疤”。它们没有小区,没有物业,环境凌乱。有物业的小区,占比例很低,即使有,很多都是开发商转给亲戚朋友运营,缺乏实质招投标,管理落后。
房地产“无序开发问题非常突出”,成为耒阳社会矛盾的一个主要导火索。2016年下半年,当地政府一份报告披露,耒阳信访案件70%以上是由于房产开发和土地开发引起的,信访积案有95%是以上两类案件。一些“黑楼盘”“黑项目”问题严重,多数存在不能按期交房、不能办证、烂尾工程、项目资金断链、涉嫌非法集资等问题。
“离开田地来城市生活,对于平均学历和素质都占劣势的农民来说并不容易。”耒阳一家家具店负责人一口气提出诸多农民进城后面临的问题,比如,就业和生活问题怎么解决?医疗、保险、文娱生活如何保障?在他看来,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农民进城不仅不是一件好事,反倒会引起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催生一个新的困难群体。”
打通市区多条断头路、拆违章建筑136273平方米、在高铁站旁新建教育城……如今的耒阳正以空前力度加强城市管理,提出建设“打造全省最大最美的县城”口号,在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上近年也有所启动。但相比而言,小城镇的变化还远赶不上城区的变化,耒阳也在下大力气改造农村薄弱学校。
“城市管理得还不够好。”小罗淡淡地说,自己并不喜欢耒阳,虽然这里是老家。有朝一日,他希望到妻子的老家海南岛去,开始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