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破解就业难题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摘要】若想有效促进我国劳动力就业,建议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就业空间和层次,用创业带动劳动力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者综合素质,优化市场环境、实现生产要素自由分配,适时发挥就业导流、实现就业结构稳定等途径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 供给侧  劳动力  就业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在目前我国“三期叠加”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靠投资、消费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合力逐渐减少。面对这样的情况,供给侧改革便被提上了日程。供给侧改革需要解决两大问题——供给的结构性调整和产能过剩的转移。供给侧改革离不开大量人力资源的投入,而其改革的深入也可以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有效缓解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压力。当下我国劳动力就业形势是与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紧密相连的,只有从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着手,才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就业空间和层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供给的高层次化,实现与需求的高层次匹配。这就需要对我国旧有的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性的引导,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逐渐缩小;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加大对于创新型产业的扶持力度,努力实现技术性创新,用技术引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在这样的形势下,行业之间原有的界限会被打破,小型化、产业化和专业化经营的思想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而对于劳动力就业来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的推动,就业的结构也将实现由低到高的转化,就业的空间和领域也会得到较大提升。原本只能从事一些基本的劳动力要素为主的生产性工作的人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和努力,可以胜任一些要求较高、服务层次适中的行业和职业,自我价值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用创业带动劳动力就业

当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思想的鼓励和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和就业者选择用自己的资源和智慧进行创业,这也是供给侧改革的内在含义。一方面,创业者更多地选择一些高层次的服务业,为满足高层次的需求不断提供后备力量;另一方面,对于那些面临就业的大学生或者失业后再就业的人员来说,拥有比较自由的空间,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发挥自身的价值。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企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是迫切的。首先,市场经济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企业对于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更加紧迫,有些企业甚至因为没有遴选到合适的管理人员而面临萎靡不振的情况;其次,目前我国对于高精尖层次人才的需求量较大,而高校每年所输出的能够直接从事这些行业和工作的人才较少,技术型人才的短板是制约我国创新型和战略型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创业来带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不失为一种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途径。

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者综合素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就业劳动力人群的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获取知识和劳动技能的途径除了接受学校教育以外,还可以通过一些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和机构来获取。

完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建设。供给侧改革所需要的是能够经得住挫折和考验的人才,因此,要加大对于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培训,通过完善培训组织和基础设施,加大对优秀职业技能人才的引入,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中培养人才,在工作中磨练人才,在实践中检验人才。

要加大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作为一种基础设施投资,职业技能培训所需要的人力、资金、土地、政策等方面的投入是巨大的,因此,当地政府要加大对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重视,要用战略的眼光看待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土地等固定资产的投资,同时要将一些优秀的人才资源通过适当的途径加以引进,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

注重人才培养的结构性和层次性。教育的发展要注重投入和产出,职业技能培训也是如此,要将人才培养工作定位好,将重心放在稀缺性人才的培养方面,而对于过剩的那部分则要采取适当的办法消化泄流,防止低层次劳动力过剩、中高层次劳动力缺乏的不良就业结构。

优化市场环境,实现生产要素自由分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和调节主要是靠市场来自由发挥的,优秀的劳动力资源可以通过市场的发掘和自由的选择来实现良好的就业。但是,目前我国的市场环境还在不断地完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还在不断地磨合和调适。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建设,营造良好的劳动力就业法制环境。通过构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为主的劳动力就业法律体系,切实保障劳动力受教育、就业、待遇、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和退休养老等一系列权利的落实,为劳动力能够实现公平、公正的发展提供法律方面的保障,减少劳动力维权的成本、难度,解劳工之所难、急劳工之所急。

打破行业界限,优化资源自由流通渠道。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处于探索和确立阶段,部分劳动要素尚不能够自由地进行流通,影响了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同时,“僵尸企业”对资源的占用也使得资源无法向更需要的行业和领域流转。一些行业的进入门槛太高使得那些有意向的人望而却步,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解决。

企业要优化自身的劳动力吸收培养能力。企业尤其是广大的中小企业是吸收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主力军。在劳动力就业问题解决机制中,企业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而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迫切的。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是招人难、留人难,面对这样的困境,企业要从自身出发,完善人才招聘、开发和激励措施,通过相应的培训来深化员工对于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品牌的认同,增强归属感,同时适时提高员工福利待遇,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完善员工的晋升渠道,为企业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价值。

适时发挥就业导流,实现就业结构稳定

供给侧改革注重对供给侧结构的调整和产能过剩的转移,这两项内容中转移过剩产能是前提,只有将那些传统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过剩产能进行适当的消化和停止,才能为供给侧结构的调整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资源。而解决产能过剩往往涉及到企业改革,这会导致部分劳动力失业,增大了就业劳动力的基数。因此,在进行过剩产能转移方案的制订时,需要优先考虑失业劳动力的转移和消化问题,否则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对于这部分失业劳动力的消化和转移问题,考虑到员工的稳定性方面,企业可以考虑内部消化产能过剩造成的失业,比如通过岗位开发,使劳动力掌握其他岗位的知识和技能,实现平行或者上下岗位的引流。这对于单位发展所造成的镇痛会小一些,同时也节约了企业人才开发的成本。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注:本文为2016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河南就业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16B118)成果】

【参考文献】

①张然、曹华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灵活保障的就业政策》 ,《经济与管理》,2016年第3期。

②李莉、管理要:《人才供给侧改革与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提升研究》,《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责编/王坤娜    美编/杨玲玲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难题   方面   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