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新媒体为核心价值观传播提供强大的信息平台

【摘要】新媒体在促进话语权向平民化、大众化和社会化转变,加速小众化、对象化和个性化传播趋势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认同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平台。鉴于此,文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突和认同问题置于新媒体场域中加以考察,以期为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提供信息参照。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冲突  认同  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识码】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主流价值理念,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和谐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新形势下,我国转型发展中众多要化解的矛盾以及新媒体场域中主体变化带来的更多不确定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新形势下,唯有充分认识新媒体在政治传播中的作用与特征,厘清新媒体场域中价值观的冲突,才能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认同,并逐渐将其内化为民众的信念与自觉行为。

新媒体在政治传播中的作用与特征

在新媒体时代,个体接受政治思想的环境正在从现实世界向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结合转变。以新媒体为媒介进行政治传播,不但能为党与政府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新条件,还能借此产生放大效应,有助于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主体大众化。新媒体实现了一对多和多对多的政治传播。此时,任何人都能够以信息生产者、传播者、转发者和接受者的身份参与进来,按照自身对国家政治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对信息加以分类。可以说,新媒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信息主体的大众化。

信息传播分众化。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公众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表现出更为多样化的趋势。可以说,公众对信息诉求的差异性越来越大,在他们内部会因为诉求或者对信息的态度观念的差异,最终表现出不断分化和离散的状态——对信息诉求的分化最终导致群体的分众。为了规避这一点,新媒体场域中的做法是,借助集中媒体优势,按照社会诉求的差异性,对传播内容进行整合和分类加工,以特定人群和诉求为目标,选择不同的传播渠道,提供特定的信息和服务,以实现最优的传播效果,全面满足受众的诉求。

传播时效性。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的政治传播,无论是容量还是传播效率,较之于传统媒体都有显著进步。新媒体下的政治传播使“政治”直接面对公众,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时效性。

新媒体场域中价值观的冲突

在新媒体场域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媒介环境里,借助交往活动,从自身角度出发,谋求共同价值属性的过程与结果。但受社会发展的制约与利益诉求的差异,新媒体时代,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方面产生了一些冲突,具体表现如下:

个体价值与整体价值冲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对整体至上性给予了深入而广泛的关注,十分注重个体对国家的义务与责任。但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在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下,各种思想、文化、思潮不断交融和碰撞,使之对传统集体主义产生了新的看法和理解,个体价值主体意识已经萌动,价值目标体系里的个人价值与独立人格要素大量积淀,大众对事物的价值评判标准越来越多样化,出现个体价值和整体价值之间的冲突也是在所难免。与此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通过追求正当利益,拓展自由空间,实现个人价值。

道德价值与功利价值冲突。在道德价值和功利价值的关系方面,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义利统一”的观点。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关键时期,逐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取代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变革不但改变了所有制结构和形式,对其进行了重大调整,还促进了社会结构与利益主体进行优化,特别是个体利益和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充分调动起了个人和整个社会的创造性和主体性,全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进步。但是,也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由于利益获取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差异,出现了一些消极效应,利益价值的变化对道德价值产生了直接影响,重要表现就是道德价值和利益价值的冲突。

公平价值与效率价值冲突。公平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主体间权利、义务与地位的平等;效率是作为评估社会生活质量的关键指标存在的。实现公平和效率是人们理想的社会状态,但这种理想状态是极难实现的。尤其在新媒体场域中,人们对价值和利益的追求,使得价值观念层面上产生了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冲突,而随着社会转型和信息渠道建设的加快,此类冲突变得更加突出。

新媒体场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的构建

在新媒体场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机制构建,应注重情感认同、理性认同、实践认同,不断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环境。

情感认同,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的过程中,强化情感认同是非常关键的。也就是说,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注重借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模式,把教育人、感染人和帮助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社会公众在情感上予以真正的认同。同时有必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间寻找有价值的契合点,让社会公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在新媒体场域中,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新媒体建设结合在一起,以便在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力的同时,使社会公众获得深刻的情感认同与心理认同。

理性认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机制。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机制的过程中,应按照年龄、思维特征和职业背景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社会公众进行“分类”,并将上述因素和当今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结合在一起。然后,以新媒体为平台,分层次、分步骤地引导社会公众认识、接受、认同、传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与之相关的理论系统。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重认知和行动之间的统一关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宣传方面和社会公众的自身体验结合在一起,让其能够借助和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可以理性地看待、分析与解决遇到的问题。在新媒体环境中,可以借助主题鲜明的微信公众号等形式,不断丰富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其精神诉求。

实践认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知。从政治传播的角度讲,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应在理论宣传和情感认知的基础上,不断向实践养成进行延展。这是因为,唯有借助实践,社会公众才会从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中,不断体会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引发的社会进步、正能量的传播以及个人生活的改善,才能不断夯实社会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

当前,新媒体异军突起,成为社会舆论与思想文化信息的重要集散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的构建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过程中,应借助多种有效途径和工具,对核心价值观进行传扬和“播种”,同时注意不断规避和化解冲突与矛盾,积极强化认同和践行,以便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社会公众的生活和内心,使其在引领社会思潮和凝聚社会共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单位:南阳理工学院政教部)

【参考文献】

①陈勇等:《增强认知认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第10期。

②胡春阳:《转型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第1期。

③张元等:《网络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践路径》,《科学社会主义(双月刊)》,2014年第4期。

责编/王坤娜    美编/杨玲玲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价值观   核心   传播   媒体   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