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治理要闻> 正文

对广西14地市经济转型能力的测评及排名

通过应用修正后的以知识存量、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三个指标为核心的经济转型能力评价体系,结合相关的公开统计数据,对广西壮族自治区14地市的经济转型能力进行了测算。经过对不同地市之间经济转型能力得分、分项指标得分的比较,对各地市的经济转型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理论模型:经济转型能力评价体系。

核心指标:知识存量、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转换能力。

测评范围:广西壮族自治区14地市。

测评方法:相关性分析、功效函数转换。

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及14地市统计局官网或统计信息网,主要是《2015广西统计年鉴》、广西壮族自治区14地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西壮族自治区14地市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2015广西科技统计数据、广西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主要发现

·北海的经济转型能力综合得分和人均GDP水平在14地市中均位列前三,属于经济转型能力较强和人均GDP水平较高的典型地市。为此,进一步总结北海市的经济转型经验和做法,对于其他地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河池的经济转型能力综合得分和人均GDP水平在14地市中均位列末位,属于经济转型能力和人均GDP水平排名均靠后的典型地市。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这主要与该市知识存量、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排名均靠后有关(分别位列第13、第14和第14)。

测评结果

图像 2

从亚当•斯密把经济增长问题作为总题目来进行研究开始,经济增长理论发展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其中,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等过去一直被主流经济学家认为是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而经济增长的质量,如经济增长的结果、前景等问题直到近期才逐步受到关注。亚诺什•科尔内在《突进与和谐的增长》一书中曾经指出,“翻阅一下关于经济增长理论的浩瀚文献,我们发现,到处都在用宽泛的数量指标来描述增长过程,而发展过程的质量方面几乎完全被忽略了”。在多恩布什与费希尔的《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过程被认为“是生产要素积累和资源利用的改进或要素生产率增加的结果”。其中,“生产要素的积累”是强调经济增长的数量,“资源利用的改进或要素生产率增加(包括生产要素的再配置等)”则是强调经济增长的质量。

经济转型正是源于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强调和重视,经济转型寓于经济增长的过程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健康的经济增长本质上代表了持续的经济转型过程。库兹涅茨将经济增长定义为给居民提供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能力的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现今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与之相应调整的基础上。按照库兹涅茨的理论,经济转型能力的要素构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变换。这三方面要素的提升,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共同影响了经济增长,进而反映了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转型能力。

1992年,中国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之后,中国的GDP经历了超过10年的高速增长。但从近些年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速仍然无法摆脱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后,随着不同要素的产出逐渐步入“稳态”,经济增速也逐渐“收敛”。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就在于如何适应从经济高速扩张到增长收敛的转变,以及在各种要素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下,仍然能够保证相应的经济产出。为了应对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中国推出规模宏大的经济刺激计划。然而,在后危机时代,经济刺激计划产生的“副作用”也逐渐开始显现,诸如金属、能源行业产能过剩、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不足等一系列现象反映了经济增长动力明显衰退。甚至有专家指出,“螺旋式下降”成为自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呈现出的主要特征。对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其经济增长所经历的变动情况也大致如此,广西经济增长速度在1995-2015年间绝大多数年份高于全国经济增速,但1996、1997和2000年经济增速小有波动,略低于全国经济增速(见图1)。

图像 3

此外,从中国31个省份的经济增长情况来看,尽管“十二五”时期,各省市如期完成了各自的目标,但由于受国内和国际形势影响,加上各省份的资源禀赋差异,呈现出“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局面,不同省份的经济转型能力体现出不同水平。如在GDP增速方面,直辖市重庆在西部地区异军突起、贵州通过主打“大数据”牌在欠发达地区展现出特殊转型路径,这些都为研究和提高经济转型能力提供了规范、科学的样本。此前,人民论坛测评中心已对全国31省份经济转型能力进行测评和排名,得出了一些省份基于人均GDP的经济转型能力划分区间。

根据此前测评结果,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处于经济增长提速期的21省份之一,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和支持广西发展。党的十八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团结和谐的社会生态、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奋力实现“两个建成”目标,谱写建党百年广西发展新篇章。特别是面对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不断扩大的复杂环境,面对“三期叠加”效应日益凸显、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考验,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着力抓好发展战略谋划、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动力转换、发展环境优化、发展成果共享,统筹推进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全区呈现出良好发展局面和广阔发展前景。“十三五”时期是广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基本建成国际通道、战略支点、重要门户的关键期,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广西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紧紧把握国家赋予的“三大定位”和国家建设“一带一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支持西部地区发展、加快脱贫攻坚等重大机遇,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努力走出新常态下具有广西特色的发展之路。而且近几年广西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经济基本面保持稳定,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开放合作拓展新空间,区域发展形成新格局,全面深化改革迈出新步伐,生态文明建设赢得新成效,民生事业发展有了新提升,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三大定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双核驱动、绿色发展四大战略,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农村全面脱贫三大攻坚战,全力推动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赶超跨越,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构建面向国内国际开放合作新格局,推动沿海沿江沿边地区协调发展,确保如期实现“两个建成”目标。

另一方面,一些专家和研究均指出,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较低,缩小与全国发展差距的任务艰巨;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开放型经济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不健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发展与保护矛盾凸显,绿色发展任务艰巨;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紧缺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加强人才培养、加快人才集聚任务艰巨;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农村全面脱贫和保障改善民生任务艰巨。

正是基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相互交叉,促进理论发展与现实演变的相互验证,人民论坛测评中心以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理论为指导,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细分指标,对前期所构建的中国经济转型能力评价体系进行了修正和完善(具体修正指标将在后文中说明)。现根据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及14地市统计局官网、统计信息网提供的公开统计数据,对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14地市的经济转型能力进行了测评、排名、比较和进一步分析。我们寄希望于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对广西壮族自治区14地市的主要做法、有效经验进行探索,更主要的是为各地市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今后促进经济社会更加稳定和健康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
标签: 广西   地市   能力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