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中国经济发展重点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核心提示: 中国经济从根本性的长期治理来说,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重点,是符合实际的。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有的政策都要站在生产者的角度来考虑,首要的是解决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摘要】中国经济从根本性的长期治理来说,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重点,是符合实际的。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有的政策都要站在生产者的角度来考虑,首要的是解决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经济结构  需求管理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经济的需求侧管理要适度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基本的政策基调是适度的需求管理,同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短期来说,需求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稳定经济增长的环境。我们国家的情况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确实有不同之处。从需求角度来看,我们国家现在所处的阶段是供给能够创造和引致一部分需求。随着世界经济进入了步履蹒跚的状态,中国经济也进入了新常态。除了遇到新问题,实际上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中国仍处在一个战略机遇期,这是中国经济新常态和国际经济新常态第一个最大的不同。

要扩大需求,从总量来说,还要保证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不能过度,所以叫适度的需求管理。从国际社会看,2008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之所以影响深远,就是因为上世纪60年代美国出现滞胀时,采取的药方是从传统的财政政策转向货币政策,基本政策指向是运用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始终采取的一个原则就是持续降息。降息使企业的财务成本降低,这样带来的好处是扩大了需求,代价是持续降息刺激的是劣质需求,不是有效需求。把利率降低,原来不可行的项目按照机会成本就变成了可行的项目,最后酿成了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这是非常典型的一味刺激需求、扩大需求来保证增长,但是付出了增长质量的代价,最后束缚经济的增长。

和西方国家相比,我们国家有一个特殊的情况,那就是我们的高速增长是传统计划经济转型带来的高速增长。计划经济给我们留下一个非常宝贵的遗产,就是制造了短缺经济,再加上过去我国是一个贫困的国家,这种发展背景和体制背景给我国改革开放创造了一个历史机会。由于供给短缺,所以企业家不需要考虑销路,只考虑有没有能力掌握原材料。只要生产出来的产品,就有很多人抢购,不需要更多的技术门槛和更高的经营艺术,就促成了过去的高速增长。现在这种局面开始扭转,因此我们开始有很多的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后,需求开始疲软的现象,首先的反映就是经济增长速度开始下滑。

对经济增长下滑速度的这种情况,我们最初称换挡期,后来提出叫“三期叠加”,再后来就是新常态。新常态怎么破解?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命题的提出,是由过去长期需求膨胀转向需求疲软的背景下,为了适应这种历史性变化,所提出的一个举措。

从需求角度来看,首先,需求刺激不能过度,否则就会出现经济泡沫。一定要刺激有效需求,不能刺激劣质需求。其次,需求刺激要有度。2016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给出了GDP的增长区间,这就是体现所谓的适度管理、松紧适度。其中两个主要因素,一是要控制经济增长的上限。根据这些年的情况,新常态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原则上不超过7%,通货膨胀不超过3.5%。二是经济增长的下限考虑。为了稳定就业,每年能提供2000万就业岗位,中国经济增长要达到6.5%。我国6.5%-7%的经济增长区间兼顾了两个目标,一是通货膨胀的目标在3%左右,二是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

我们现在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是宏观经济管理不能是一个方面,应该是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相结合,各有各的特点。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还是要松紧搭配。

中国经济双重失衡的深层次原因来自于供给侧

我国经济发展在兼顾需求管理的同时,重点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在西方国家的供给和需求关系,或者说全球发达经济体的主要矛盾,是在需求侧,主要是需求疲软、需求不振带来的经济增长问题。中国现在供给和需求的矛盾主要方面更多是集中在供给侧,这可能是中国进入新常态之后和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体的第二个不同,也就是经济失衡的重点不一样。

中国经济出现了双重失衡的新特点,双重风险并存,既有潜在的通胀压力,又有所谓的经济下行的严峻威胁。双重风险并存就是滞胀的风险。一方面经济增长动力不够,需要寻求新动力;另一方面,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潜在压力上升。双重风险并存,和我国过去的情况不太一样。过去要么是通货膨胀,比如1978-1998年;要么是内需疲软,寻求新的动力,比如1998-2008年。现在是同时出现,政策扩张或者是紧缩都有问题,所以需求管理本身确实出现了严重的局限性。就总需求而言,既不能全面扩张,也不能全面紧缩,因而需要引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双重失衡的深层次原因不是在需求方面,而是在供给侧。中国的通胀压力,一个是需求拉升,一个是成本推动。这些年我国国际收支结构失衡,外汇占款成为增大M2的重要原因。成本推动是由于要素成本结构发生变化,而投入产出结构没有变,消化不了这些成本,所以进入了价格体系。通胀压力大,无论是成本推动,还是需求拉升,都源于供给侧结构性失衡。

经济下行,投资需求疲软,因为产业升级动力不够,没有有效的对货币的需求。我国的消费疲软、需求扭曲,核心是收入分配出了问题。收入差距扩大,结构不合理,导致了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之间不匹配。收入分配扭曲是供给侧的问题,而不是需求方面的问题。所以无论是投资需求还是消费需求,深层次的问题都来自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基于上述问题,中国经济从根本性的长期治理来说,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重点,是符合实际的。

供给侧改革要解决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有的政策都首先要站在生产者的角度来考虑,而不是首先站在消费者一方。生产者至少是三个方面:首先是企业,所有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出台前,应考虑对企业发生什么影响。其次是产业,所有的政策出台前,应考虑这个政策对于我国的产业,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市场壁垒、准入标准等影响如何。再次,生产者还包括劳动者,一项政策出台后,对劳动者的短期影响是劳动积极性,是否愿意工作;长期的影响则是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的投入、健康和教育,等等。供给侧是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供给侧改革是长期的改革,千万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仅仅作为短期宏观政策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解决短期增长问题,而是解决长期、深层次的效率和结构性矛盾,所以要站在生产者一方来制定这些政策。

要推动这个过程条件很多,首要的是解决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不能因为政府的不当决策而影响生产者,更不能实行歧视性政策,引发不公平竞争。哪些地方应该是市场起作用,哪些地方应该是政府起作用,还是遵循那句话:规范公权,尊重私权。对市场主体的竞争权利(不是私有化),对市场竞争主体有哪些利益、权利、责任,政府要有充分的尊重和法治化的保障。深化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的秩序,真正维护市场主体应有的权利。同时,对法治中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推进加深加快,对政府的职能转变到位,就能够有效对政府的公权加以规范。此外,由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和制度举措直接针对生产者,而不是直接针对市场需求;由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影响企业行为和产业结构,而不是仅仅作用于需求总量,因此更要强调市场竞争的充分性、公平性、有序性,强调政府干预的精准性、规范性、法治性。

(本文根据作者在2016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富论坛的演讲整理编辑)

【参考文献】

①《中国首次确定年度经济增长“区间”目标》,新华网,2016年3月5日。

责编/张寒    美编/宋扬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宋睿宸]
标签: 结构性   供给   中国   经济发展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