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必须树立文化自信。这既需要在现代创造出大量文化精品,也需要恢复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新儒学既持守着传统儒学“行仁守礼、持中尚和”的核心意涵,又融入了“自由民主、重技尚功”的现代元素。因此,借力新儒学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新儒学 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在被当作“封建”“四旧”之后,迎来被重新认识、挖掘以及复兴的契机。其中,新儒学由原先备受冷落、批判的窘境变为广受推崇。新儒学的代表人物,无论是第一代的梁漱溟、冯友兰、熊十力、钱穆等,还是第二代的方东美、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等,抑或是第三代的成中英、刘述先、余英时等,皆声名卓著。新儒学既持守着传统儒学“行仁守礼、持中尚和”的核心意涵,又融入了“自由民主、重技尚功”的现代元素,较好地实现了中西融合、古今协调,代表了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和转化的正确方向,有利于中华民族树立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开放平和、包容并蓄的价值追求,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奠定了彼此信任的基础
从历史上看,儒学既坚守“仁道”“信义”等基本价值观,同时又不拒绝参照、学习以及吸纳其他思想学派的有益学说,使其思维一直展现出其“多源”“活水”的旺盛生命力。而新儒学则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优秀传统,并根据当代中国乃至全球发展的趋势,提出了更有创新性、注重开放性与兼容性的价值追求。早在上世纪30年代,作为新儒学先驱之一的方东美就提出,“今日之中国,需以传统之萃、兼用外来之新鲜之力革命腐躯,尤以吾民之思想、人格之变革为先。而儒学自不可免”。而这种开放、包容、注重多元化交流与结合的价值观念,为各民族之间进行文化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渗透创造了积极的前提条件,有助于形成一种彼此互信的和谐局面,潜移默化地促使各民族民众主动接纳、认可儒家的思想文化,并激发其进一步去保护、传承这一思想文化。
孔子所倡导的“仁”,曾是构成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之一,也被认为是中国人本主义的滥觞。而在儒家思想的长期演变过程之中,提倡“仁义”作为人们的处世原则、强调亲缘与血缘之间的情感联系、鼓励人与人之间宽容相待,都丰富了儒家学说的社会价值,扩大了其社会影响力。在保留“仁”“义”“礼”“智”“信”等传统儒家价值观的基础上,新儒学又依据中国社会形态的改变和外来思想文化的流入,对其进行了革新。其中作为新儒学代表人物之一的方东美,就在其“理想人格论”中提出了坚守传统人格信仰、传承重仁爱、遵情理、博爱礼让、谦逊宽厚等更为灵活的处世方式。通过传播新儒学所倡导的处世原则,就可以通过仁义重情、博爱宽容的人性感染,消除各民族之间的文化隔阂,加深彼此之间的文化了解、尊重,从而提升他们对于新儒学乃至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并上升至维护民族尊严与荣誉的更高层面上来。
统一完整、协同共进的发展理念,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的感情融合
“大一统”“天下一统”是儒家思想在政治管理、社会发展层面上的重要反映。孔子、孟子、董仲舒等儒家大贤,都曾提出过“一匡天下”“四海定于一而民兴”“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也”等谋求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主张。而在新儒学发端的民国时期,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强调不同族群民众共同联合、一致抵抗外来入侵、捍卫民族尊严、保卫国土完整,都曾是新儒学所宣扬的影响深远的重要思潮。而纵观中国历史,自古以来,各民族之间也都有渴求国家统一、祈求安居乐业的共同愿景,这也构成了加快消除分裂局面、形成统一国家的内在驱动力。
至现当代,随着现代化民主国家的建立与完善,新儒家继承并发扬的“大一统”思想,也被赋予了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发展等全新内涵。这就在发扬坚持国家统一这一爱国思想的同时,也激发了各民族之间协同发展的集体意识与责任感。
向广大民众大力推广新儒学,在当下已显得尤为必要
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必须树立文化自信。这既需要在现代创造出大量文化精品,也需要恢复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新儒学再次获得了发展的机遇。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新儒学曾处在一个较为被动的局面,很难真正在民众中得到充分传播。由于过去的误导性宣传,新儒学被冠以“封建糟粕”“新瓶装旧酒”等不当标签,而学习、传播新儒学,也很难对民众产生影响力。当下,新儒学也同样面临普及率较低、认同感不高等困境。
高校内部的教学、学术成为新儒学传播的主要途径,缺少有效的社会化推广机制。在推动新儒学理论发展的层面,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等文化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世纪以来,社会文化资源获取难度不断降低,对于新儒学的传播,则应当寻求普及化的转变,扩大普通民众的覆盖面。而就当前新儒学在国内传播的现状来看,高校内部的实践教学、学术研究依旧是时下最为主要的两大途径。虽然近年以来,相关文化部门也号召、组织了一些关于新儒学的社会推广活动,不过大多时间短、不固定,很难产生相应的社会影响力。所以,冲破“书斋”“高阁”的桎梏是十分必要的。
此外,当下的新儒学宣传活动大多局限于短期、固定的主题展览,对于群众的吸引力不是很大。近年来,新儒学也开始在基层地区铺展开来。而由于较为侧重地方经济建设,对于新儒学的理解、认知也普遍流于形式主义,某些热衷提倡新儒学的地方,在实际的执行、落实中,还停留在张贴主题海报、下发基本知识手册等走马观花式的初级学习阶段。即使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社区会定期举办新儒学主题学习会、交流会,然而其开展形式也多局限于松散的展览和自由的观摩,缺乏有效互动,因此环境氛围也相对沉闷、枯燥,并不能有效调动民众的积极性。
打造新儒学的互动展示平台
建立规范的基层推广机制。依据当前我国各地区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宜采取以城市为主导、逐级扩大城乡覆盖面的推广策略。通过规范的新儒学文化指导、宣传、管理制度,定期在城市居民小区、街道、乡村等基层社区,开展主题文化交流、互动活动,并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建设新儒学定点推广中心,合理利用当地少数民族的教师、文化教育从业者等资源,稳步开展以新儒学为主题的文化交流会、品鉴会以及报告会。
丰富各类文化主题的互动环节。要准确把握当前国内受众对于新儒学文化的多样化需求,突出社交性与互助性。以曲艺、相声、小品等丰富多彩的推介形式,降低受众的理解与学习难度。鼓励其他民众参与话题交流,形成积极、融洽的互动氛围和文化热潮。
推动新儒学的文化品牌建设。在保持新儒学文化主题独立性的同时,寻求与第三方文化机构的合作,加快向社会推广的市场化运作步伐。此外,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数字化媒体等资源,建立联动式的新儒学文化信息宣传、培训以及相关资源共享的动态平台,吸引民众进行实时学习心得交流、经验分享以及问题研究,借助新儒学观念去改进、提升自己在学习、工作、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意识,以此形成更为正确和科学的处世观念。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注:本文系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儒学现代化转型研究”(项目编号:HB16MK01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方东美:《方东美先生演讲集》,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
②杨英法:《大中华文化的汉语根基探究》,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
③于铭松:《文化认同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④娄杰:《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6期。
责编/王妍卓 美编/宋扬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