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抓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就必须深入到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决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同的阶段性特点、路径选择和终极效果。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不能满足于对象化外在灌输,而要致力于阶段性递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理论逻辑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实际上,抓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就必须深入到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生存方式是“人活着”的方式——人的生命存在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体性存在方式及其表现;生产方式是“人怎样活着”的对象性谋生方式,主要是人的生存资料谋得方式,包括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生产关系生产和再生产。生活方式则是“人为了什么活着”的意向性价值活动——表现为具体日常生活习俗。
以往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把落脚点放在“生产方式”,并没有把“生活方式”纳入哲学思维范畴,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归根到底就是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化;更没有把哲学思维上升到“生存方式”,所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原初生产方式决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初始化阶段性特点
解放前中国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方式落后。中国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而反动统治薄弱的地方也在农村。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而创造出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是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另一条道路。
革命根据地群众动员的特征都与此相关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满足了强大的社会动员需要,不但改变了对于各派力量结构的分析,也改变了理论学习的兴趣和革命道路的选择,还改变了动员和组织的形式,从而引起整个社会结构和制度的改变。这期间以艾思奇、李达、胡绳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掀起了一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动。特别是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范例。艾思奇用通俗的文字、形象的事例、巧妙的比喻、明快的文笔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引领一代又一代人选择了正确的人生道路,曾被称为“救命之书”。最初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是要善于“吆喝”——只有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才能用马克思主义“化大众”。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初始化阶段是突出方法论阶段,主要是从对象化角度和工具理性角度进行的,在此基础上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初始化意义。
不同的生活方式决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一个难点在于,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着一些“政热经冷、外热内冷、官热民冷”的状况,马克思主义如果在民间遭遇边缘化又怎能实现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说到底就是政治文化通俗化。现代社会的政治文化通俗化就不可能脱离大众文化。
按照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大众文化”是指肤浅的、流行的、时尚的、放松的、低档次的、低品位的,由文化工业炮制出来的,为了追求最大利益的文化消费品。但按中国科学院文献资料中心所著《社会科学辞典》的定义,大众文化又称通俗文化,指反映大多数人的兴趣和爱好易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表现形式。可以说,就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的、旨在使大众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如打油诗、东北二人转、连载小说、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广告等都是大众文化。
我们以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缺乏对中国大众文化因素的全面考察。大众文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日常生活场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草根化立场、灌输论原则、特色化目的,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如下三个文化场域:一是在乡村范围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乡村文化为中介,自然而然进入乡村文化场域;二是在城市范围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市民文化为中介,有机契合商业文化场域;三是在少数民族区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族群文化为中介,变相融入族群宗教文化场域。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要注意不同大众文化形态的层次性和路径的多样性:在底层表现为传统性族群宗法礼俗形态;在中层表现为现代性日常时尚形态;在上层表现为超越性宗教或政治信仰形态。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依赖不同的传播路径:底层用习得的礼俗方式,中层用政治广告方式,上层用信仰灌输和信仰生存方式。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借助体现生活方式的大众文化,同时又要避免西方工业文明中大众文化历史感的断裂。“轴心时代”以来世界历史上各大文明有的灭绝了,有的中断了,有的衰败了,唯有中华文明的血脉绵延至今。马克思主义是诞生在西方,却在东方开花结果,并在中国发扬光大。因为马克思主义最契合中华文化这块土壤。所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特别是推进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众化,一定要要注重从影响当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历史经验,如吸收佛教中国化大众化的经验。
不同的生存方式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依赖和超越
人们的生存方式不但决定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方式,而且决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识形态建设实质。能否进一步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并不一定在于“科学”,而在于“信仰”。
既然生存方式是“人活着”的方式,那么人的生命存在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主体性存在方式及其表现,就在于人的存在又同时具有两种生命形态。第一生命形态是现实存在的肉体,第二生命形态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人所特有的精神、心灵、智慧,尤其是信仰。第一生命形态又依赖第二生命形态的支持和帮助从而使生存过程顺利地进行和顺利地延续,而且人因为有“信仰”才可能实现精神对肉体的超越。有的人肉体死了而精神永存,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而有的人活着仅仅是行死走肉,因为没了精神信仰而失去了灵魂。当马克思主义成了人民群众的生存信仰和生活习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算真正成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个路径依赖及其超越的问题。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影响他们现在及未来可能的选择,这就是路径依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初始化阶段突出方法论,影响至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转变为通俗易懂并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由此可见,人们依然是从对象化角度和工具理性角度来定义它的。问题是,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超越这种路径依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信息时代,更是需要从新的视角打开新视野。
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不能满足于对象化外在灌输,而要致力于阶段性递进:第一阶段是以对象化灌输为主;第二阶段是以主体化认同为主;第三阶段要上升到以信仰超越为主。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但要从政治哲学向文化哲学转型,而且要从文化哲学向生活哲学沉淀,使党文化、官文化与民文化相结合,最终让人民群众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教研室主任、教授)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德意志意识形态》关键词谱系化研究”(项目编号:14FKS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孙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原载》,《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责编/温祖俊 美编/王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