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方面,除传统的海外并购、引进技术与人才等方式外,近年来也出现了在海外建立孵化器、引进国际创新平台、到海外建立研发中心、建立新兴研究机构、利用新兴平台机构直接推动国外有专长的中小公司与国内产业链对接等新方式,并取得较好效果。
全球创新资源有加速向中国集聚的趋势,利用好对解决我国产业升级中的诸多短板大有帮助
中国已成为国际创新链的关键节点,全球创新资源有加速向中国集聚趋势。基于国内很多公司、机构与欧美一些大学、研究机构、大公司、中小公司等接触与合作反馈的信息,可以得出一个初步判断:国外上述机构中掌握着很多我们需要的技术创新资源,且对“中国概念”比较认可,有与中国市场和产业合作对接的强烈愿望。这为我们深度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很多源头创新资源希望对接中国市场
如在美国波士顿、英国剑桥、以色列特拉维夫等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公司比较集中的地区,有很多基础性科学成果和前沿性技术突破,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市场价值。但这些地区要么市场规模小,要么缺乏产业化配套条件,大量源头性创新资源找不到转化的出口或产业化支撑,很是“浪费”。哈佛、MIT等美国知名高校负责人提出,他们愿意将一些前沿和新兴领域如材料科学、基因科学、人工智能、精准医疗等方面的创新成果移植到中国产业化土壤中。过去的国内外实践证明,这些源头性技术一旦找到产业化领域,往往会裂变出很多个大小不一的新产业,并产生持续创新的潜力,这与我们过去以制造端为主的新兴产业发展模式有较大不同。
制造业中很多有一技之长的中小企业希望对接中国产业
如德国在工业自动化、通讯、医疗、装备制造方面约有六万多家企业,95%是中小型企业或家族性企业,其中不乏在细分市场中处于全球独占地位的企业。德国作为制造大国,有其特殊的工业结构,行业内分工非常细,彼此粘合度很高,往往在一个产业内形成了从“材料—装备—部件—软件—整机”这样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少数大公司处于供应链末端,相当于龙头,但龙身很长,专业化的中小企业处于龙身的某个环节,只跟着这些龙头走,中小企业很难离开大企业独自实现全球化。近年来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家族企业新一代接班人不同于早期创始人相对保守和固化的经营理念,更倾向于全球化发展。目前已有一些德国中小企业获得了来自中国的投资,并很快实现了与中国产业对接,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和示范作用。现在,引入中国资本,拓展中国市场,对接中国产业,已成为很多德国中小企业的新战略目标。如德国SCOTTSTREET是一家很小的电动汽车设计公司,掌握了电动汽车模块化生产的核心技术,目前已获得来自中国的风险投资,并与中国汽车企业开展了合作。
中国企业对国外创新资源需求迫切,需要以全球化视角解决需求端创新问题
为摆脱产能过剩、低价竞争、产业低端化的发展困境,中国企业转向创新驱动的压力和动力不断增强,迫切希望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实现升级。这其中包括很多上市公司,不乏资本和各类资源,但缺乏创新项目和技术来源,尤其是缺乏前沿技术。但这种升级需求在国内一时难以得到充分满足。一方面,国内很多高校科研机构虽然有很多科研成果,但缺乏像美国MIT等高校那样拥有大量源头性、原创性的创新供给,难达企业预期;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科研诚信、法律保护不足等问题,国内一些企业不愿与国内院校合作,而更愿转向与国外机构合作。特别是国内有一大批成立初期就具备国际化基因的公司,在迈过资本门槛或经过早期发展之后,尤其希望到国外寻求创新资源。
对接国际资源的传统方式仍发挥主流作用,但存在局限性
我国一直比较重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海外并购、引进技术与人才、吸引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中国经济体量大,中国企业又喜欢“扎堆式”进入一个国家进行并购,或“粗放式”在当地挖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东道国的警惕和反感。
中国企业在美欧等国大量并购高技术公司的行为恐难持续。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西方看待中国崛起和中国资本进入的矛盾心理,尤其是我们并购的对象转为当地的一些大公司或高技术企业,一旦触动该国核心利益,加上解决不好东道国社会关切以及并购后的企业融合问题,类似的大规模并购很可能会被叫停。
引进技术和人才的战略仍需改进。中国企业从国外购买技术,做的好可以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做不好则容易陷入引进再引进的循环,不断地买技术,却难以形成自主的技术能力。国内企业近年来比较重视从海外引进人才,政府也鼓励人才引进。对一个企业来讲,如果引对了一两个关键人才往往能帮助国内企业解决很大问题。目前的弊端是,一些由政府支持或以各种人才计划引进的人才与国内企业对接不理想,引进的人才中存在以次充好的情况,需进一步处理好引进的人才与本土人才在待遇和管理上的关系。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技术溢出效应难达预期。总体上看,跨国公司在国内设立研发中心,有利于技术外溢和培养本土化人才。但由于很多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在中国并不具备核心研发能力,多是做些应用性、市场适应性开发,在这些机构很难出现重大技术创新,高附加值的技术溢出并不明显。当然,随着中国本土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很多跨国公司也主动或被迫逐渐加大在华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