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吉林日报社副社长、党组成员 李振军
每逢春节,国内各大城市就会出现“空城现象”,无论有钱没钱,无论用何种方式,无论怎样跋山涉水,数以亿计的中国人都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或故乡与家人团圆,回到生命的原点一解乡愁,已成为中国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精神情结。
乡愁是什么?乡愁是历史的记忆,是精神的寄托。乡愁作为人对生命的自我意识,深深印刻在历史的记忆中,存活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是我们的共有精神家园。乡愁的本质就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对于个人而言,乡愁或许是一堵砖墙、一条小河、一座古桥、一条古街、几棵枯树、一口老井。但中国共产党人的“乡愁”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乡愁”,而是一种永驻心间悲悯苍生的情怀,是一种对人民群众的深情挚爱与关切,体现的是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及共产党人要造福于民的信仰和追求。
乡愁是每个共产党人应有的天性,无论环境和形势如何复杂,无论职务和岗位如何变化,党员干部的公仆意识不能变,为民情怀不能变,群众观念不能变,永远记住“乡愁”,始终胸怀“乡愁”,时刻
不忘“乡愁”,与人民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
记住“乡愁”,不忘“乡愁”,要求每一名党员干部经常看看自己的起点,进一步弄清自己的身份,不忘“我是谁”“从哪里来”。我们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于农村,来自泥土,而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家世也不例外,追溯家庭和个人的出发地,都是普通的劳动者。习近平总书记说:“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待就是7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延安梁家河的窑洞,是他人生的起点,凝结着他深沉的感情。身为共产党员,只有时常回望生命出发地和人生的起点,进一步认清自己的身份,牢记自己的过去,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找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才能够在“合格”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乡愁”作为共产党人的家风之源、文化之根、力量之本,满载着每一名党员干部最为鲜活的故事,寄托了每一名党员干部最为不舍的牵挂,根植了每一名党员干部最为深入的体验。记住“乡愁”,能够唤醒心中最美好的乡村记忆,每一名党员干部必须用故乡这面镜子经常照一照,检视自己是否丢掉了本来、本色、本源、本根。“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是河南内乡县衙最为有名的三省堂前的对联。党员干部的根基在人民群众,流着与人民群众一样的血液。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无论出身怎么样,官职大小,但都有一个重要角色,第一身份是群众,都是来自于群众,千万不能忘了根,忘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有人曾问杨善洲:“放着好日子不过,何必自讨苦吃?”他回答:“入党时我们都向党宣过誓,干革命要干到脚直眼闭,现在任务还没有完成,我怎么能歇下来?”就是因为没有忘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没有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杨善洲退休后还殚精竭虑,扎根大亮山,为人民留下一片绿洲。现实中,确有少数党员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后,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得意忘形,羞于与群众打交道,无视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期待。试想,一个忘记“乡愁”、忘记自己的根在何处、忘记自己是从哪儿来的党员干部,怎么会心中有人民?怎么会让群众为之竖起大拇指点赞?身为党员干部,只有不忘“乡愁”,不忘自己的“根本”,才能让现在走的方向始终与原点相对应,才能生出对人民群众的热爱之情,并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记住“乡愁”,不忘“乡愁”,要求每一名党员干部经常想想人民群众的痛点,进一步明晰自己的职责使命,不忘“我要到哪里去”“我要为人民群众做什么”。党员干部仅仅知道“我是谁”还远远不够,更要知道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是由谁赋予的,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是由什么决定的,自己的根基和归宿又是向着什么对象的,做到知行合一,把“在哪儿都是党员”的名号叫响、擦亮,地域可以流动,职务可以变动,职级可以调动,但自己作为党员的身份始终不动。
共产党人的“乡愁”内蕴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与希冀,记住“乡愁”,不忘“乡愁”,实质是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党员干部“乡愁”的浓烈程度和持久程度是检验其与人民群众感情是否深厚的“试金石”。一个党员干部能否得到群众的支持与拥戴,不在于其工作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其历经沧桑仍怀有赤子之心,仍怀有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正如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30多年前一起工作的老同事时说的那样,一个人对一个地方感情深不深,主要不在时间长短。焦裕禄在兰考工作只有一年多,但精神永存。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有了这份感情,只要在一个地方工作过,就永远不会忘记那里的群众。回眸我们党的历史,无数共产党人早已用实际行动对此作了有力诠释。周恩来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邓小平称“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焦裕禄“心里只装着老百姓,唯独没有他自己”;孔繁森为西藏阿里人民献出了生命。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只有对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才会真正和群众风雨同舟,并肩作战,“在哪里存在,就在哪里绽放”,努力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铸就一座“心碑”。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天山青松之所以能够傲立挺拔,绿洲白杨之所以能够昂扬向上,戈壁红柳之所以能够坚韧不拔,沙漠胡杨之所以能够不屈不挠,皆缘于它们根植深厚的土壤。党员干部在基层扎的根越深,就越有底蕴;群众的基础越扎实,就越有基本功。身为党员干部,只有记住“乡愁”,不忘“乡愁”,才能不忘初心,践诺如初,践诺不辍,始终与人民群众携手同行,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不忘“乡愁”,践诺如初,就要时常重温入党宣誓时的那份神圣感、庄严感和使命感,审视自己的宗旨意识树得牢不牢,公仆情怀还在不在,唤醒初心,珍惜身份荣誉,恪守党员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信守党员准则,时刻保持清醒,保持思想上的纯洁性、工作上的先进性和道德上的示范性。
不忘“乡愁”,践诺如初,就要有“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抱负、“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的情怀、“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致,放下架子、甩开膀子、俯下身子、撸起袖子,多讲“乡音”,多走“泥路”,多上“垄台”,多吃“土菜”,多交“乡友”,与千里农家共患难,与万家灯火共团圆,做到“民之所欲、永在我心”,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不忘“乡愁”,践诺如初,就要培养敢于担当的自觉,提高勇于负重、敢于担当的素质和本领,扛起敢于担当之责,以赤诚之心、清静之心、慎独之心、冷暖之心,听民声、排民忧、化民怨、解民急、谋民福,把人民群众的所想所思、所忧所盼当成圆心去认真描绘勠力同心奔小康的“同心圆”,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党员干部成为群众的“主心骨”,让群众成为党员干部的“粉丝团”,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任务落地生根,共同谱写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