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新思想 > 五位一体 > 文化篇 > 正文

汲取传统精粹厚植时代美德

几年前,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享誉荧屏,其中多次出现的书写汉字的特写镜头引起广大观众的注意。书写者不论使用毛笔、钢笔还是铅笔,不论签署文件还是书写便条,都能写出漂亮且富有个性、符合人物特征的字体。经媒体探知,这个剧组专门请来一位书法家,为剧中人物“配字”。这种严谨的做法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一时间,“汉字书写之美”成为这部电视剧的一大亮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文艺作品创作取之不尽的宝库,随意汲取一些元素,就可以为当代文艺作品增加光彩、提升格调、强化氛围、突出主题。书法、瓷器、功夫、旗袍、花木兰、千手观音——传统中国的文化元素通过文艺作品日益为世界所熟悉,也滋养着当代中国的文艺创作。

注重元素运用当然只是第一步。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将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不断凸显、继承、弘扬,浚源导流,激波鼓浪,传之后人,是当代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至今仍然充满蓬勃的生命力。冯其庸先生指出,我国最早的散文是《商书》的《盘庚》篇,其中“若网在纲,有条不紊”“若火之燎于原”“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等词句,“至今还活在我们的口头或书面语言里”。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倚剑天外的豪迈、杨柳依依的悱恻、大江东去的壮阔、鱼笺尺素的不舍、流血漂橹的惨烈、运筹帷幄的神机、三秋桂子的香甜、红杏枝头的热闹,生命中的一切体验和社会发展的每个脚步,几乎都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真切全面的呈现。向传统学习,挖掘优秀传统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必将极大地丰富当代文艺作品的表达方式,形成底蕴更丰厚、内容更扎实、表述更多样的文艺作品,涵育人心,净化风气,立德树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开放的、发展的。伟大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必然对中华传统文化加以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凸显红色基因,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的积极引领,是时代的呼唤。为此,科学编制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现实题材、爱国主义题材、青少年题材等专项创作规划,提高创作生产组织化程度,已成当务之急。只有自觉沉浸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到生活实践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艺创作才会有高峰。

2000多年前,一位名为颜斶的知识分子站在齐宣王的大殿上,意态高傲。宣王叫道:“过来!”颜斶回答:“大王,你过来!”宣王大怒,由此,朝堂上展开了一场王和士相比谁更高贵的争论。其结论是士高贵而王不足贵,甚至一个活着的王也远不如一个死掉的士。这个故事,记载在《战国策》中。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对国家治理技巧的探讨,更是对不畏强权的高尚人格的礼赞。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始终保持着“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的优秀传统,始终坚持“文以载道”的社会责任感。坚守这份职业操守,一以贯之地把文艺创作视为“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才有前行的意义,心灵才有安放的家园。一个魂无定所、行无依归的国家和民族必定没有前途。只有不断创新,利用各种方式、线上线下融合、努力接近受众、强化评判体系、提倡建设性批评,中华美学精神才能传之久远、广被天下,美学、美文才能最终成为美德的厚植基础。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文艺作品   净化风气   文艺创作   战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