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哪里来,流淌着怎样的血脉”
——八闽宗祠里的亲与情
【祠堂里的家风与乡愁】
新春的喧闹被高高的围墙阻隔开来,位于福州鼓楼区澳门路16号的林则徐纪念馆“树德堂”显得格外庄严肃穆。来自海内外的数十位林则徐后裔齐聚这里,祭祀先祖林公。
调查显示,福建省宗祠约有13270多座,平均每万人拥有3.5座,宗祠总数与人均宗祠数皆位居全国前列。
祠堂,是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也是敦宗睦族、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的地方。祠堂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血缘为基石,以亲情为纽带,穿越漫漫的时空隧道,保持着后人与祖先心灵的沟通,是连接我们与母体文化的血缘脐带。
不远千里来寻根
林则徐纪念馆原为林则徐祠堂,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内有仪门厅、御碑亭、树德堂、南北花厅、曲尺楼、竹柏轩等主要建筑物。“我们林氏后人每年都会来林公祠堂,一是祭祀先贤,二是来寻根。”从香港赶来的林则徐第六代孙女林巧容女士这样说。
“我们闽南人把祠堂称为‘摇篮血脐’。”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张惠评介绍,晋室南渡之后,中原汉民成批迁入闽南。宋元时,泉州氏族的发展已相当繁盛,人文蔚起,代有簪缨。明清以后,泉州氏族又不断向外拓展,不少族系成员移至世界各地,将泉州的火种播撒到天涯海角。“祠堂,就是用建筑的形式讲述你从哪里来,流淌着怎样的血脉。”
张惠评介绍,在泉州的祖厝、宗祠的门楣上,一般都刻着“某某衍派”“某某传芳”的字样,这个叫作“堂号”,其实就是家族的根系“密码”。“像我们惠安的张岳家庙,写的是‘曲江衍派’,表明我们的祖先是从河南迁到广东曲江,再来到泉州惠安。”他还告诉记者,泉州人一般在春节期间敬神,在清明和冬至祭祖,这些活动一般都在祠堂里进行。“祭祀的目的,其实就是告慰筚路蓝缕的氏族先祖,通过香火连起扯不断的根,留住浓浓的乡愁。”
感受礼仪的力量
祠堂里的祭祀,一般都遵循着一套传承久远的礼仪,有的简单,有的繁杂。不管形式如何,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这样的礼仪都蕴藏着一种源远流长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沟通了过去和现在,联结起散居各地的族人。
大年初九这天,林则徐纪念馆祭祀林公的仪式相对简单。上午9:30,祭祖仪式正式开始。林则徐后裔有序列队,诵读祭文、默哀、敬献鲜花、三鞠躬,深切表达对先祖林则徐的无限敬仰和思念。主持人诵读的祭文铿锵有力,是整个礼仪中的亮点。“有福之州,绿榕荫里,林文忠公,民族之魂。雄才经天,德行纬地,爱国唯民,典范长存……为官处世,当学林公,务实为民,干净担当。”既有对林则徐历史功绩的赞颂,也有对后人的勉励和感召。
福建的宗祠,特别是在闽南一带,有许多保留完整的祭祀礼仪。张惠评告诉记者,在惠安张岳家庙,每年的祭祖,都遵循一套看似烦琐、实则蕴含着家族精神内核的礼仪。祭祀当天,海内外的张氏宗亲齐聚家庙,每人身着蓝色长袍,近千人依序而列。家祭供品分主次而列左右。左列是三牲、青果、白烛、甘液等,右列是小三牲、红烛、玉爵、汤。家祭仪式包括升炮三声、开大门、鸣祭鼓三通、奏大乐、序班、班齐、请祭官执事等就位,然后是献酒樽、献礼牲、献香、献花、行跪拜礼、奏乐鸣炮等数十项礼仪。这些礼仪一一展开,时长达一小时左右。张惠评说:“数百上千人一起做完这些礼仪,即使平时远隔重洋,这时也感觉心近了、人亲了,大家是真正的一家人。”
家风家训的传承地
宗祠有凝聚同族群体的力量,因为这里是家风家训的传承地,是传统美德的教化所。
“存心不善风水无益,不孝父母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结束祭祖仪式后,林则徐后人还参观了林则徐纪念馆,一起诵读林则徐家训《十无益》,深刻感受先祖林公淡泊、仁爱、勤勉、清廉的家风。
林则徐第七代孙女林燕颐告诉记者,林公的《十无益》是家族的传家宝,他们都把它张贴在家中的墙上,时时诵读。林燕颐五岁的小外甥女现在也在学习。同为第七代孙女的林冬旎则说:“我记得自己小时候背的第一首诗就是林公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特别是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们已把它刻在心里。”
在惠安净峰镇,张岳家庙内张贴着明代清官张岳的廉政故事:“宁愿赔盅不脱靴”“拒绝收买翰林”“不入一珠廉州府”“扶持农桑兴水利”……“每年清明前后,从海内外回惠安张岳家庙祭祖的张氏后人非常多。家庙之所以有如此的感召力,是因为先祖张岳本人就是一位被载入《明史》的大清官。”张惠评这样说。
正是因为承载着无数先人的崇高理想、高尚品格、励志故事,八闽宗祠才成为传承家风家训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记者 高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