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出自信心——
保定高新区,双子座大厦巍巍伫立,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就设在这里,现已入驻用友、碧水源等70多家企业,入驻率超过80%。
“现在还只是吸引效应,希望未来溢出效应越来越明显。”负责运营的北京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石七林说。
保定,地处首都南大门。过去3年,对这座历史名城来说可谓意义非凡。“千帆共进,奋勇者当先。保定的大发展可谓其势已成,其时已至!”保定市委书记聂瑞平说。
从“不愿意沾穷亲戚”到“有时候咱不找他,他也在找我”
——牵住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一幅波澜壮阔的“大棋局”正在展开
建水处理膜工厂,引进培训等业务……近年来,作为央企下属单位的华电水务加快了在天津武清的布局。
“引进人才给补贴,能上户口,解决孩子上学问题,还给‘夫妻房’过渡。”华电水务副总经理付岩峰说,“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后,我们增加了在武清的业务组合。”
武清是京津卫星城,从北京坐城际列车24分钟即可抵达。
“‘当先锋、当猛将、唱重头戏’,3年来累计引进首都项目5351个,引资到位额436亿元。”武清区常务副区长孙剑楠说。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核心,是“牛鼻子”。
“这些年,北京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又面临许多令人揪心的问题,包括人口众多、交通拥堵、房价高涨、大气污染等等。”2月5日,面对数十位记者,北京市市长蔡奇用“揪心”形容北京所面临的“大城市病”,“要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必须纳入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区的战略空间加以考量。”
突出重点,先易后难,3年来,这项系统工程有序推进。
“3个铺子一年能挣个五六十万,北京流水大,但利润没这多。我就在这干了。”河北白沟大红门国际服装城一层入门不远处,商户施安凯快人快语,曾在北京经营七八年的他已经在这里安心经营了一段时间。
过去近3年,北京坚持把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为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解决“大城市病”、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的先导和突破口,痛下决心做大的外科手术。
——首先是入口关。北京2014年在全国率先出台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到2016年年底,全市不予办理登记业务累计达到1.64万件。
“如果允许这1.64万件登记,按一定比例测算,北京会增长好几十万人口!”王海臣说。
——其次是疏解关。2016年,北京关停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335家,累计达1341家;
2016年,北京市属高校和普通中专招生规模压缩至9.8万人,比2013年减少6.5%;北京邮电大学、中医药大学等高校迄今累计向五环以外的新校区疏解学生1.6万人;
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从严调控的制造业、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新设市场主体数分别下降73.27%、27.44%、20.09%,金融、文化、科技服务类新设市场主体数分别增长22.82%、29.53%、24.1%。
“‘三升三降’,表明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王海臣表示,首都发展思路正在从“集聚资源求增长”向“疏解功能谋发展”转变。
——高精尖经济结构加快构建。服务经济特征进一步凸显,与国际大都市发展水平接近。2016年1至11月,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收入11917.7亿元,增长8.3%;规模以上现代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9%,制造业加快向高端化发展……
——截至2016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72.9万人,同比增加2.4万人,增量同比减少16.5万人。常住人口增量、增速继续保持“双下降”态势,城六区常住人口实现由增到减的“拐点”;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标志性工程。迄今通州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一期工程全面施工,部分建筑实现结构封顶。北京市四大市级机关和相关市属行政部门有望2017年年底率先启动搬迁……
伴随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近两年北京对津冀两地投资呈现“井喷”态势:2015年北京企业在津冀投资额为1642亿元,是2014年的3.5倍;2016年,第一个数字已超2000亿元,其中投向天津899亿元,投向河北1140亿元……
“要知道,北京2016年对天津、河北的投资额度同比分别增长26%和100%!”王海臣说,“北京的收入是不是受损了?没有!北京的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产业也在发展,在拉动经济。”
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作用互补,利益相连——京津冀协同发展,既为提高北京发展水平注入了新的活力,也预示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美好前景,“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为骨架的空间布局正在形成……
沧州市发改委专门有一个签约的地方,一周至少两次签约。2016年,大大小小签了300多个项目。
“过去北京、天津也有不愿意沾穷亲戚的心理。”回忆起3年的协同发展历程,沧州市发改委分管协同发展工作的副调研员兰丕禄感慨万千,“现在不一样了,有时候咱不找他,他也在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