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党建论坛 > 正文

谨防西方理论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歪曲解读

【摘要】当下,有利用西方“经济人”假设等理论对我国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进行歪曲解读的现象,我们亟需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为出发点,正本清源,不断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政策理论体系的逻辑合理性和现实可操作性,充分体现并发挥出马克思关于人性假设理论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人性假设理论  经济人  现实人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人性假设作为一种“公理性”的假定,据此推理演绎出诸如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一系列学科理论体系。目前国内运用该理论展开的研究已经延伸细化到行政学领域,尤其是注重以人性假设理论为支撑,探讨公职人员激励约束等治理机制的建立和优化。但在党建领域,以人性假设理论为逻辑起点的演绎分析几乎没有。这就导致西方人性观及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来的,诸如“经济人”、“社会人”等人性假设理论大行其道,从各个不同侧面对全面从严治党这一重大战略思想进行歪曲解读。因此,亟需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为出发点,正本清源,不断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政策理论体系的逻辑合理性和现实可操作性,充分体现并发挥出马克思关于人性假设理论的时代价值。

古今中外的人性假设理论对全面从严治党的不同解读

古今中外学者对人之本性长期争论不止,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诸多人性假设理论。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要有“人性本善”、“人性本恶”和“经济人假定”等学说。

性善论:代表人物孟子,他认为“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他主张“善”虽是人之本性,但其不会自然而然地自我保持,需要借助于 “四德”即仁义礼智,国家要施“仁政”,要通过仁义礼智之善的教化熏陶民众,他认为这是治国理政的根本途径。性善论主张道德感召、礼仪教化的思想,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国家治理中发挥了强大的稳定器作用,有着重要的研究借鉴价值。全面从严治党面对的是一支拥有8800多万党员的队伍,党员个体之间差异较大,要统一思想、增强意识,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确保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就是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营造去恶扬善的环境和氛围,发挥思想建党的柔性力量。

性恶论:代表人物荀子,他认为“人之性恶,其善伪也”。荀子的学生韩非子对其师“性恶论”做了修正,提出人性“好利恶害”论,认为人的本性非常自私,行为动机起于“好利”,期冀用仁德感化的方式实现天下之治是一种空想,必须用严刑峻法及奖赏激励等手段来适应臣民趋利避害的本性。西方关于人性的假定,“性恶论”始终占据主流地位。早期,西方学者认为人性本恶,主张用宗教信仰来改造人性和限制人性的恶行,导致了禁欲主义产生。后来,建立在该学说上的国家治理理论不断完善,学者们认为人性罪恶,有权必滥,要对权力加以限制,成为西方法治思想肇始之渊源。

古今中外,在性恶论学说基础之上,逐步延伸出了朴素的法治思想,主张完善法律制度来加强治理。这对今天我们全面从严治党,强调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主张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党员干部也是人,也存在欲望膨胀和人性趋恶的可能,我们不仅要对他们加强教育,还要重视监督执纪,以遏制违纪腐败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和蔓延,发挥制度治党的刚性约束。同时也要看到,由西方性恶论引申而来的禁欲主义是反人性的,必须摒弃。我们党员干部也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不能一味强调党性而扼杀人性正常的需要。另外,韩非子主张的“权术势”相结合的“霸王”式管理思想也要坚决反对。因为党内政治生活要正常化,领导干部不能压制党内民主、盛气凌人的官老爷,不能把党的干部当私人财产、搞人身依附、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一团和气、玩弄阴谋等。

“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是自利、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该假定引入政治行政领域,尤其是党建范畴的话,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全面地认识党员干部,真正把他们作为一个个真实的治理对象加以客观研究分析,也可以解释目前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的一些自私自利、贪污腐化等不良现象,从而印证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一假定抹杀了政治活动同经济活动间的差异性,对私与公、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间的关系理解都带有较大的片面性。它否认有一心为公的政治家,更不会承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和党员队伍的存在。如果一味固守着这一理论不放,甚至成为一种学术研究上的 “宗教信仰”、言必称“依据经济人假设应该如何如何”的话,那么腐败便有了正当存在的理由,由此就会得出腐败不可避免论、反腐无用论等种种错误的观点,全面从严治党就会显得可有可无。

基于马克思“现实人”假设之党员干部人性维度分析

作为人的类属性之“经济人”维度。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当前,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人性中的“经济人”特性即利己性仍是客观存在的,党员干部也不例外。要肯定个人利益存在的客观性和实然性,追求合法合理的个人利益无可非议,无需谴责。刘少奇也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指出,党员的个人利益要服从党的利益,为了党的利益还要求党员在必要的时候牺牲自己个人的利益。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不承认党员的个人利益,要抹杀党员的个人利益,要消灭党员的个性。党员总还有一部分私人问题需要自己处理,并且他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来发展自己。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治党   从严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