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职人员的群属性之“公共人”维度。党员干部担任公职,以“公共人”的身份从事政治及行政工作,应然性目标是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但在实践中,如果制度设计缺失、监管不到位的话,就会出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从而置公共利益于不顾的倾向,导致官僚主义的滋生和腐败问题的出现。因此,就需要我们加深对“公共人”内涵的认识,以其为标准,严格要求。首先,“公共人”是民众的代理人。他失去了完全融入到市场经济中逐利的机会,因此,委托人就应该为他支付其自身及其无独立行为能力的家庭成员的生存和发展费用,这是能够保证“公共人”专心致志从事公共物品生产的必要保障。其次,要不断强化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追求。“公共人”运用的公权力来自于委托人即民众,他作为代理人是要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那种怀着当官就是为了发财、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想法是错误的。最后,公共人要担负起公共责任。公共人要在公共监督之下,承担起民主、效率、公平、正义、廉洁等现代公共行政责任。
作为党员的个体属性之“共产党人”维度。党员姓党,要牢记共产党人的第一身份和第一职责。党员干部“共产党人”的属性主要体现为党性,这是超越人的自然属性,在社会属性、精神属性和实践属性范围内,对党员干部人性的应然性预设。要正确认识党性和人性的关系,党性是共产党员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利益观、事业观及思想信念、政治立场、廉洁自律等方面的人性升华。党性对党员在精神境界、责任担当等方面的要求比普通人更高。党性与人性是统一的,不能对立起来,讲党性不是要反对人性,它要克服的是人的自然属性中阴暗不好的一面,升华人的社会属性中积极向上的一面,是对人的本性中积极方面的张扬,对消极方面的摒弃。处理好党性与人性的关系,关键就是要处理好公与私、利他与利己、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也就是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要求,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达到共产党人道德高线的要求。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省级机关党校)
【参考文献】
①陈志尚等著:《人学新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
②《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③陈培永:《党性是什么》,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
责编/张蕾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