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依照马克思改造世界思想的逻辑,深刻理解实践、人性、自然等概念以及其中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提升我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为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马克思 实践活动 对立统一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当前,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问题上,哲学家们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依照马克思改造世界思想的逻辑,深刻理解实践、人性、自然等概念以及其中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提升我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为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科学指导。
马克思改造世界的思想是一个不断寻求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统一的过程
马克思改造世界的思想最早源自《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从解释世界向改造世界的转变是一大进步,也是哲学史的分水岭。首先,改造世界是一种历史性活动,是推动事物前进变化的哲学。马克思改造世界思想是一种哲学探讨,是对先前哲学家的理论创新,是一个不断寻求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统一的过程。在马克思看来,任何现实的改变都要运用现实手段,而不是仅仅停留于思想上。其次,改造世界思想是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的推进。资本的物化导致人和劳动的异化,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甚至也被深刻的异化。面对这个异化的世界,我们应从实践角度出发,去改变资本主义的虚伪文明,追求人类社会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再次,改造世界是主体性与物质性的统一。主体性与物质性的统一强调在改造世界时既要在客观物质环境下,也要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当然,马克思改造世界思想并不是对现实的全部否定,而是对于一些落后的、错误的否定。也就是说,改造世界,改造的是落后的事物和现象,而对于积极的、正确的事物,我们要继续坚持。
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建立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
马克思认为,应将变革现实和现存事物始终放在第一位,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而言,同样具有指导意义。马克思改造世界思想中蕴含的生态学意蕴,同样需要我们深入挖掘,领会其中的精髓。马克思改造世界思想生态学意蕴的探究,首先要正确把握实践的概念。实践与人的感性活动有着本质区别,其根本内涵是人与自然之间彼此对象化和相互本质统一的变化过程。实践的过程是人从自然的脱离过程,同时也是人深入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过程。马克思认为,我们应通过实践活动来改变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创造出独特的人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生态学的基本主题,二者关系的建立最初就是与实践这一中介相联系的,人首先是一个自然物,通过实践活动逐渐与自然分离,这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表现,改造世界就是人类对自然的占有和改造。
自然本身是人的基础。马克思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出发去探讨自然,强调自然对社会财富的重要作用。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进化的物质变换中发展的。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一方面强调自然具有物质实在性,以及人对自然的依赖,同时也揭示了人类发展与自然的关系,承认自然的人类存在本质,提出自然本身是人的基础的论断。
自然是人化的自然。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是能动的、历史的,同时也是客观的。因而,马克思改造世界的思想中对自然和人的理解也是从客观和历史层面出发的。马克思将人类看作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在研究自然时也应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为参照,在人类改造自然这一进程中探讨自然。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人类的劳动和生产生活需要不断地对自然进行改造,这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前提。
由上可知,马克思改造世界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意蕴,改造世界的活动是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需要借助一定的手段来实现。人类改造世界的行为是对自然的占有方式,人与自然是互为对象化的关系,自然本身是人的基础,自然是人化的自然,人类对自然有着极强的依赖性。因而实践从根本上说属于生态学的概念范畴,是人与自然的连接者。
改造世界的过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
人类对自然具有依赖性,同时,马克思更为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即对立统一关系。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在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体现的,也就是说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
马克思还指出人们改造世界过程中,人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人来源于自然,同时自然也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对象,进而形成一种互动的一体关系。人的行为活动不是一味地顺应自然,而是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自然之中,是对现存精神的超越。马克思所强调的人的主体地位,不是说人要走出自然,而是应以全新的方式打破局限,走进自然。马克思从生态学层面上解释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关系,人类源自于自然,同时又必须改造自然,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是存在于自然界之中,这也是马克思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