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学与传统文化的特点,体现为绵延不断的生命力、熠熠生辉的人文精神,意蕴丰富的道德理念,极重入世的务实精神。新国学的形成和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一方面应注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一方面应明确新国学的形成和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价值和意义。与此同时,在传承的基础上以开放的精神对新国学的形成和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进行发展和创新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国学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转型 价值 【中图分类号】D053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亦随着经济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而演进,作为传统文化源头的国学,亦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被赋予了新的阐释和解读,成为兼具传统与现代精神的新国学。新国学的形成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结果。国学及传统文化在转型过程中吐故纳新,焕发新的生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发挥重大作用。
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继承和发展的文化,其内涵包括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经世致用的传统史学等,而将这些传统文化学术化、系统化、理论化的成果,即国学。国学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其具有以下特点:
延绵不断的生命力。中国是诸文明古国中,文明唯一没有中断的国家。虽然历史上多有外来文化传入,但中华传统文化以其强大同化力量同化其它文化。历史上,无论外部文化传入,还是外来民族的入侵,都没有使中国传统文化中断,反而是外来民族逐渐被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华文化所同化。时至今日,中国传统文化仍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处世方式。作为传统文化集中体现的国学,成为中国人所研习的对象,延续千年。
熠熠生辉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极早就摆脱了神学的束缚,以思考人的存在为出发点,以人为中心,天地人合而为一。这种特点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鲜明的非宗教化倾向,王权始终高于神权,形成了“重民轻神”的民本思想,重人道轻神道。这种非宗教倾向的特点,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上,就是不刻意追求灵魂的不朽,而是关注现实人生,把内在道德修养和外在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内圣”与“外王”结合起来,努力立德、立功、立言。
意蕴丰富的道德理念。中国传统文化极重道德人伦,道德观念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放眼浩瀚的国学典籍,对道德人伦反复强调无处不在,例如“天命无常、唯德是辅”“教之道、德为先”。伦理道德不但为历朝历代统治者所大力倡导,也是民间最为重视的价值观念。道德修养方面,强调厚德载物,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为人处世方面,强调“仁者爱人”的博爱,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换位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观念可谓系统而完备,尤以“仁义礼智信”五种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影响最为深远。
极重入世的务实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以现世文化为主导,极其注重入世精神,立足于现实生活,倡导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和“大人不华,君子务实”的思想观念,重实用的经验理性,而轻纯理论的玄思。从汉武帝以后,儒家学说就占据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地位,在儒家的观念中,是不认同宗教,也反对出世的学说的,人生的价值不寄托于天国和未来世界,而是建立于现世人生。
新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结合当代语境,对国学进行现代化改造,形成新国学,进而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才能使国学和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新国学的形成和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至少应该包含如下三个方面: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古代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习俗及道德观念均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一些传统文化内容不可避免地暴露了其历史局限性,甚至沦为糟粕,例如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实现传统文化现代转型,要根据时代发展的实际情况鉴别与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那些与当代伦理价值格格不入的内容,应予抛弃,而对那些具有现代价值的内容,则应充分挖掘和弘扬。
阐释现代价值和意义。要处理国学的继承与创造性发展的关系,做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不能原封不动地移植到当下社会。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仍然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进行当代性的阐释和解读,或对其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使之同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相衔接,能够适应现代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