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文史 > 正文

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乘数效应”如何释放

——以洛阳为例

【摘要】洛阳民俗文化在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战略支撑下将迎来发展的大好时机,针对洛阳民俗文化碎片化生存、受众群体缩减、传承人断层化、影响力弱化的现状,应当依托旅游发展、开展民俗风情旅游,创建民俗文化集聚地使其 “生活化”利用,创新民俗文化表现形式,探索民俗文化资源自我生长机制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洛阳  民俗文化  产业发展  路径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中央作出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的部署。民俗文化作为构成文化体系的基础元素,其产业化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民俗文化植根于民众的日常生活,具有地方性、独特性、艺术性等特点,融入民俗文化的产业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当前,作为群体生活规范与文化认同的民俗文化通过“活态传承”,在社会发展宏大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民俗文化中所蕴含的传统智慧,对国家社会整体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如何将河洛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形成独具特色、富有创意的文化产业,是洛阳乃至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洛阳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民俗文化碎片化生存。当前,在城镇化进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生存观念和生活理念发生了许多变化,人们从传统民俗中的直接参与、亲身体验变成了间接参与和体验,民俗文化变成我们日常生活的调味品而不是必需品,民俗文化的地位正在“淡化”或“矮化”。

民俗文化受众日渐萎缩。随着社会的变迁,民俗文化的受众群体日渐萎缩,特别是部分青年人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缺乏分辨力,盲目推崇流行文化,对土生土长的民俗文化失去兴趣,疏离传统民俗文化,使在传统社会中形成的民间民俗文化正不断受到影响和冲击,面临失去生存基础的困境。

民俗文化传承人断层化。其主要原因有,一是随着受众群体的减少,民俗文化的市场基础丧失,传承人生存艰难,断层也就在所难免。二是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中大量的民俗民间组织逐渐解体,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以往靠口传心授的一些特色技艺或者绝活,因没有年轻一代的继承而面临失传、断代的危险。

传统节日民俗影响力弱化。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影响益甚,西方洋节作为“舶来品”,以全新的方式冲击我们的社会生活,受到许多青年的青睐。而传统节日民俗却被“淡化”,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

洛阳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径与建议

依托旅游发展,开展民俗风情旅游。突出民俗旅游产品特色,避免结构雷同、简单。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和民俗旅游产品的生产,最不能忽视的是它们的唯一性、独特性,或者说是比较优势。比如以洛阳水席、小街锅贴、新安烫面角、洛宁粉蒸肉为代表的风味小吃,价格低廉又实惠,各大景区在招商时应重点引进。另外,小吃经营者也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要注重研发小吃的保鲜、存放和包装形式,可以尝试开发一些便于游客携带、加工的成品。像河洛大鼓、海神乐、地方豫剧、杂耍等为代表的戏曲演艺类可以通过定点定时专场演出的形式丰富景区内容,吸引游客;同时,我们也要拓宽视野,要和酒店、宾馆合作,开设特色专场演出,使表演者有固定的收入,这将更有利于这些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参与性。人们在体验民俗旅游产品时,大多是静态的观赏,要增强民俗旅游产品的参与性。第一,设计一些参与性较强的民俗活动项目,让游客通过扮演角色、体验感觉,来直接接触民俗文化,如推桶箍、叼鸡、二鬼摔跤等都可以在景区开展。第二,强调旅游者与工作人员及居民的互动,可通过现场交流、共同表演的方式进行,使旅游者更真切地感受当地的民俗文化。如过去农村中常见的织布、纺棉花、纳鞋底等,可通过现场演示或者让游客自己动手参与的方式来体验。

创建民俗文化集聚地,使民俗文化得以“生活化”利用。创建民俗文化集聚地,再现民俗文化生活情境。要创建一个特定的、能自由出入的公共空间,将一些有特色、保存比较完好的民俗文化集聚起来,免费对外开放,让民俗文化传承人根据生活的真实情境展现民俗“绝活”,让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体验自然的民俗文化。结合洛阳的实际情况,老城地区是比较理想的民俗文化集聚地,在对老城改造时可以适当进行规划发展。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乘数   民俗文化   效应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