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民俗文化利用机制。开放的民俗文化集聚地经过精心培育,可以变成城市的地标,提升城市形象和特色品位,吸引各地的游客,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为此,政府至少需要完善两个方面的机制体制,一是建立民俗文化利用专项资金补助机制,加大对民俗文化利用的投入,通过财政拨款或者吸纳社会资金参与的方式进行。二是建立民俗文化利用许可制度,准许符合条件的民俗文化传承人、表演者在民俗文化集聚地自由发展。此外,要让他们享受多项税收优惠政策,通过专项资金补助获得稳定收益,从而使民俗文化利用逐步进入良性循环,使其“乘数效应”得到最大释放。
完善民俗文化传承保护机制,解决“断层”之忧。各级政府作为领导主体,首先要引导民俗文化建设方向,由政府出面,选拔文艺骨干、民间艺人以及文艺活动积极分子,建立档案,通过他们的表演、传授等方式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传播民俗文化。其次保护、开发民俗文化,引导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再次提供财力和宣传支持,最后科学构建民俗文化保护机制。
社会组织作为辅助主体,要引导社区、社团组织根据社区居民的习俗、爱好和精神生活的共同追求,建立各具特色的协会、团体,如广场舞协会、戏曲协会、秧歌协会等,开展一些比较接地气的民俗活动,使岁时节日、人生礼仪、游艺等民俗传统,成为当前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构建因素。
教育部门和民俗文化传承人作为实践主体,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开辟有效途径。首先,在中小学教育中,开设乡土文化综合实践课,从小培养孩子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其次,在高校,利用大学的文化资源,开设相关专业或者选修课程,也可通过讲座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民俗文化的热情。最后,民俗文化传承人不能再墨守成规,拘泥于以往的传承规定,应广收学徒,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学习。
探索民俗文化资源的自我生长机制。民俗文化的发展要具有生命力,就必须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适时作出改变,创造新的表现形式。首先,在内容设计上,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要考虑青少年的喜好,可多用他们惯常接触的新媒体进行传播,如网游、手游、微信短片等。其次,要多结合焦点热点问题和时代流行语推陈出新,创作出人们喜闻乐见、幽默诙谐、能给社会带来正能量的作品以缓解人们的压力,增添作品自身的魅力和吸引力。最后,要与现代传媒结合,借助媒体平台扩大自身的受众和影响力。如可利用电视真人秀节目等,在综艺节目上表演河洛大鼓等民俗活动,以激发青少年学习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注: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资助项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项目编号:15JD71004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裴艳艳:《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理论与改革》,2015年第3期。
②张士闪:《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2014》,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5年。
责编/王坤娜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