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喊我回家吸霾啦,再见版纳!”麻辣姐的一位朋友,这几天一直在晒全家云南旅游的各种美图:从昆明到西双版纳,从小茶馆到原始森林……看得出,这家人度假“直播”,不但收获了好心情,也收获了一堆点赞。
“哎,这一阵云南旅游乱象正闹得沸沸扬扬,你这‘顶风出行’不安全吧?”也有朋友好心提醒。得到的回答是:景太美,尽管再危险!
彩云之南有多美?美到“辣眼睛”!这不,2月20日,以“开放的中国:魅力云南 世界共享”为主题的云南全球推介活动在外交部蓝厅举行,美景美食一应俱全。外交部长王毅和云南省委书记陈豪、省长阮成发一起向全球推介彩云之南。
云南美景“高原明珠”抚仙湖。
彩云之南有多少国人喜欢,成为旅游度假地首选?麻辣财经没有调查过。但每年休假,总有同事或朋友去云南,甚至有同事一年去了两次!(离北京真的很远,机票真的很贵!特别是暑假期,基本不打折。)
旅游是云南最亮的招牌,但近期以来频繁爆出的打游客等负面消息,拉低了云南的整体形象。借着全球推介,把前面这一页翻过去,重树云南形象、重振旅游市场,地方政府似有此意。
对于近期发生的打人事件,不少云南人愤愤不平:本来“一锅粥”熬的好好的,偏偏时不时掉进“老鼠屎”,悲剧啊!
但很多外地游客不这么看,因为这“老鼠屎”太难以下咽了!前两年一些地方也爆出过负面新闻,比如“天价大虾”“天价海鲜”之类,但那些事件主要涉及的是价格层面,最多也就是价格欺诈,损害的是游客的“钱包”;但云南这次涉及的,却是游客的人身安全。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真的不一样!
尽管云南之美深入人心、令人向往,但旅游不是探险,没多少人愿意“冒险”旅游。如果云南不改变,游客就会改变——惹不起、躲得起。
云南旅游的短板到底在哪里?游客心里是有数的。那么,地方政府心里有没有数?打算今后怎么整改?麻辣财经记者赴云南进行了调查采访。
好马还要配好鞍,补上管理的短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云南旅游乱象由来已久。
就在鸡年春节前,云南省副省长陈舜以普通游客的身份参团旅游,所见所闻让他深受刺激。在一家旅游购物商店,游客享受到“一对一”服务。说白了,所谓“一对一”就是人盯人,游客购物达不到一定金额,甭想走出店门。“团里有老有小的,这种事商家也干得出!”
这说明,云南对“低价游”模式,有很深的路径依赖。从去年10月份开始,国家旅游局在全国统一开展“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整治行动,但在云南成效如何,还有待观察。其实,“零负团费”和旅客数量之间,是表里关系——追求游客数量,必然要深度依赖“零负团费”。因为,购物是从人头上出效益,游客多多益善!
业内人士介绍,云南旅游市场整治,有一个“悖论”:把旅游市场整治狠了,等于把游客拱手让人,至少“年终统计数字上不好看”。在这种思路指导下,谁出事了处罚谁,行业停留在“左三年右三年,修修补补过大年”。云南省省长阮成发表示,云南旅游市场整治还处在治标阶段,切断旅行社、购物店和导游司机之间的灰色利益链条,解决行业深层次痼疾的举措还在路上。
然而一波波猛烈的舆论压力,已经充分说明,原来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了。就在19日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上,云南省委书记陈豪放出狠话:宁可不要游客人数、旅游收入等“数据的增长”,也要整顿好云南旅游市场,提升旅游品质。
这话的意思,就是“面子”不重要,“里子”才重要;宁肯统计数据不好看,也要把旅游品质搞上去。地方政府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并付诸实际行动,以后靠拉人头、强制购物赚钱没戏了,欺行霸市耍横也行不通了!
在很多人眼里,云南的旅游资源数一数二,但好马没有配好鞍,管理是最大的短板。在这一点上,个别地方部门官员先别委曲,甚至各种不服,没人想揪着不放跟云南过不去!问题是得下真功夫整改,当游客真正感受到了新变化,前面这一篇自然就翻过去了。
“自由行”成主流,全域旅游升温
其实,云南旅游存在的问题,其他一些地方也都有。如何提升旅游品质,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是整个旅游业面临的一个难题。
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共有45.6亿人次旅游,旅游消费达4.66万亿元。2017年,全国将有超50亿人次旅游,国民在旅游上的花费,有望创下5万亿元的新纪录。
也就是说,全国13.6亿人口,人们不是一年旅游一次,而是一年人均旅游3.7次!这么高的频率,旅游真的成家常便饭啦。
目前,国内游仍是消费者的主流选择,由于交通、住宿在网上预订很方便, “自由行”越来越火,很多人已经不愿跟团游。传统的“走点”“串线”旅游,也在向全域旅游发展。所谓全域旅游,就是游客到了一个地方,不拘泥于景点,想去哪儿去哪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出行的人多,个性化突出,人们对旅游服务的要求也就更高。“随着中国旅游业步入自由行时代,不合理低价游产品也将失去生存土壤。”蚂蜂窝旅游研究中心冯饶介绍,近7成游客在国内旅游选择“自由行”,境外游受语言障碍等影响,目前还是以跟团游为主。
从全国旅游资源看,各地“大美女”不少;但从市场的发展趋势看,光拼颜值还不够,还要“低调、奢华、有内涵”。提升旅游品质,还得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