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成长决定了国家未来的人力资源储备,决定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领导干部上大学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更多地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把个人的成长发展跟党和国家的事业结合起来,是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的好载体、好方式。自2015年7月中组部、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来,各地高度重视,并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形式的重要探索,取得了诸多成效。
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一是适时抓住重要时机,积极营造舆论氛围。二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三是积极组织协调,多方共同参与,建立长效机制。
就领导干部上讲台的实际效果而言,也取得了卓越的成效:首先,对于领导干部,促使其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作风。其次,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有效拓展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最后,对于大学生群体,切实培育了当代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人民立场。
领导干部上讲台要防止官话套话,照本宣科;要防止高谈阔论,夸大成绩
当政治实践丰富的领导干部遇上思想活跃的青年学子,不仅是党的干部教育的优良传统,更是教学相长的思想碰撞。领导干部特别是省级领导干部上讲台作为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在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了领导干部的榜样示范作用和教育资源优势。但随着当下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兴起、多样化社会思潮的交融争锋、全面深化改革的矛盾凸显,领导干部上讲台如何更好地承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任尤其是实践育人重任,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实效性,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要防止官话套话,照本宣科,注意官方话语向课堂话语的切换。领导干部上讲台需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群体的特点,针对学生群体的理论与现实的需要,切中学生群体的关注点。话语对象即大学生的主要特征在于其对社会的认知程度以及接受程度。学生群体的人生阶段主要在校园,身边的人或事集中在校园这一相对封闭的物理空间,其目标定位在于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而党政领导干部则聚焦如何推动政策有效落实以及如何实现社会有效治理,社会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因此,要注意把握青年学生心理特点,发挥好领导干部的政治实践优势。上讲台,落脚点在于“讲”,但又决不是“念稿子”,而必须是顺应新形势的心灵交流。上讲台不同于作报告,不仅要传递丰富的信息,还要有符合新生一代接受习惯的上课技巧。如果讲课的领导干部没有独到见解和“接地气”的人生感悟,仅仅照本宣科地读讲稿、官话套话空话连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尴尬现状恐怕难以得到实质改善。讲授过程中,领导干部需要转换“角色”,多用当下微媒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风趣新颖的形式,活跃课堂氛围,启发学生思考。领导干部上讲台,需要经过深入调研和筛选,比如通过问卷调查、在线互动等形式,提炼若干大学生关心的理论热点和思想上存在的疑点等问题作为讲授的重点。以问题来聚焦大学生的关注点,以问题切入来展开教学的内容,通过讲问题,讲清楚现象背后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理与现实问题有机联系起来,使这些问题既与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又具有丰富的理论含量,激发青年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要防止高谈阔论,夸大成绩,回避现行政策或制度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深刻变革,思想领域形势复杂。历时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解决了发展的基础性命题,即温饱问题,而发展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问题也日益凸显。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而不是僵死的、一成不变的。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因此,领导干部上讲台既要着眼于发展所取得巨大成就的事实基础,又要直面发展的现实问题,有效回应青年学生诉求和疑问,激活平等对话的可能,激发当代青年的责任意识。直面改革发展困惑,既要讲成绩,也要讲问题。避免高谈阔论,夸大成绩,回避现行政策或制度存在的问题。现行领导干部上讲台,都注意到结合国家和本地区本部门发展的实际,宣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新变化,宣讲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面对学生的理论与现实困惑,应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等问题,避免说教与作秀,这样才能获得认同感,有亲和力。同时,领导干部上讲台可以形成倒逼机制,使领导干部的实践经验有一个思考提炼、总结提高的过程。
领导干部上讲台要防止讲排场走过场,流于形式;要防止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少数领导干部下到基层,习惯于大车迎,小车送,前呼后拥,下到基层后也只是走过场,走形式,看看资料,喝喝茶,不实地查看,不与百姓交谈,不听百姓心声。同样,领导干部进高校上讲台,就是要树立干部的“公仆”意识,正确对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不讲排场,不流于形式,能够用真心真情对待青年学生。真正让学生把领导干部当成自己的老师。让学生对自己满意,让学生愿意与自己心贴心,只有这样,领导干部上讲台才能顺应青年学生的期盼,才能赢得青年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在避免形式主义方面,领导干部上讲台作报告需要做到五个“不要”:不要讲派头,不要“一言堂”,不要“家长式”,不要打官腔,不要弄玄虚。“一言堂”“家长式”的课堂讲授无法做到有效传播政策理念,当代青年学生的一个心理特征就是追求心理平等,对话将有助于这种“平等”的可操作性。因此,基于理解和认同的社会共识的达成应该是第一位。笔者认为,避免说教的关键在于议题的选取以及讲授语言艺术的养成,如何就某一问题实现长期深入讨论,可以选择现实议题比如房价问题、就业问题、经济形势等。
要防止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推动领导干部与专家团队有效沟通。领导干部上讲台,需要以高校为依托和主体,联系本省(区、市)组织、宣传和教育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小组,按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规律进行。既要有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解读以及各地丰富实践的介绍,也要有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阐发,切莫仅仅是政策宣讲和经验总结。领导干部应当从社会实践的实际和需求出发,注重与高校课程教学相关部门人员的工作协作,事前与相关部门人员联系沟通,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做好基础工作。尤其是应注重搭建领导干部与专家团队合作桥梁,将领导干部的实践资源与高校专家的学术资源相结合。一方面,领导干部为高校理论教学和理论研究提供实践资源,探究国家和区域发展问题;另一方面,学者给予专业点评和分析,以谋求与专家智囊合力破解地方发展瓶颈。
(作者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
【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15年7月23日。
责编/肖晗题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