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海外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动能,海外人才资源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要素动力。现阶段,海外人才引进的现状与经济转型的关系是什么?如何通过海外人才驱动经济转型?人民论坛理论研究中心梳理了近几年来一些地区围绕海外人才驱动经济转型进行的有益实践,在此基础上,对海外人才对经济转型发展的驱动作用进行了尝试性的总结。
经济转型背景下的海外人才引进现状
海外人才是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生活经历的人才资源。与国内人才相比,海外人才更易触及世界前沿科学技术或管理理念,具备创新思维方式。同时,海外人才既具有中国人的本土观念,也熟悉国际规则,将二者融会贯通,将能够灵活运用开放包容的世界文化。随着我国国内市场环境的优化、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选择回国创新创业。据统计,2015年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数量比上一年增长12.1%,达到40.9万人,海外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当今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历史阶段。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结构性矛盾突显出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然要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然而,我国的人才资源利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较低,创新能力方面仍有较大追赶空间。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既能为我国的经济转型升级增添活力、促进共享发展水平,又能让国内经济更好地与国际对接。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海外人才引进。从中央层面看,首先是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2008年开始实施的“千人计划”聚焦海外人才在关键技术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领军作用。另外,自2015年全国两会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创新创业成为新常态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2016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在中央层面建立起海外人才引进制度。从地方层面看,各地出台政策吸引海外人才创新创业,从转变引智理念、改革人才体制、优化创业环境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引进海外人才。当然,实现海外人才引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用好人才,使海外人才成为促进各地区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地区的海外人才的引进水平与其经济转型水平有直接关系,经济转型情况较好的地区通常也是海外人才引进水平较高的地区。一方面,这是由于这些地区经过高速的经济发展逐步进入了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对海外人才需求量大;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这些地区在探索经济转型道路的过程中,先行先试的做法符合这些地区面向国际、重视海外人才资源的文化传统。海外人才的重要作用,既体现在拉动一个地区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上,又体现在一个地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深度利用创新创业成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海外人才与经济转型发展相互依存,互为补充,形成了一个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态势。
以海外人才驱动经济转型的地方实践
江苏苏州:“三高联动”形成经济转型发展的链式效应
江苏省苏州市海外人才引进工作起步较早、成效突出。海外人才的高效利用,为本地经济转型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苏州市实现“高层次人才、高科技成果、高新技术产业”的“三高联动”,逐步形成“引进一批人才、发展一批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链式效应。
具体实践
第一,搭建海外人才交流平台助力经济增长。苏州市地处长三角地区,江浙沪三地交界处,地理区位上既享受到长三角地区人才集聚效应的优势,同时也面临着各省市激烈的人才竞争。苏州市通过搭建海外人才交流平台,助力经济增长。“国际精英创业周”活动自2009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了7届,20多个国家的1.26万名人才受邀参会。可见“国际精英创业周”活动已经成为苏州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的核心平台。
第二,海外人才推动高科技成果转化对接。苏州市针对优先发展的关键产业,促成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和优质项目集中落户。苏州高新区2014年承办或组团参加的大型人才对接活动,涉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四大洲高层次人才,项目对接覆盖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众多重点与新兴产业领域。以高端人才和优质项目为支撑,苏州市大力推动高科技新兴产业的空间整合和集聚发展。
第三,海外创业人才引领“产业技术化”转型。我国2008年启动的“千人计划”主要针对有海外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分为创业、创新两大类,前者在于将先进的技术产业化,后者则在于提升科研教育水平。苏州市近年来高度重视“技术产业化”,大力引进“千人计划”中的创业人才。拥有自主创新成果、掌握尖端核心技术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往往能催生和引领一个新兴产业,引领苏州市“产业技术化转型”。
主要成效
第一,苏州市有效地实现海外人才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充分利用海外人才的科技能力,助力苏州市经济增长,2015年GDP总量居江苏省首位。苏州市处于经济转型深化期,在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中利用地区优势,发挥海外人才的作用。
第二,苏州市“千人计划”引进人数居江苏省第二,与江苏省其他多数城市相比实现了海外人才的高效利用。海外创业人才引领“产业技术化”转型,最有效的途径是坚持面向企业、面向产业、面向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引才聚才。
第三,2015年,苏州全市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3400多个,99%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苏州市“国际精英创业周”引进落户的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项目数超过一半以上,优质项目全面开启资本市场化征程,部分成功登陆新三板。
上海浦东:海外人才助力“开放+服务”式经济
上海市一直以来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本地区转型升级的工作中走在全国的前列。海纳百川,人才荟萃一直体现在上海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开放的自由贸易区给人才“松绑”,进而带动整个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并吸引国际跨国企业落户上海,通过总部经济模式构建了上海与世界经济的桥梁。
具体实践
第一,开放型人才特区为转型提供制度环境。国家所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使得上海浦东在开放型经济体系、人才管理体制和区域创新体系走在前端,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精英人才。2013年9月,上海市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上海浦东新区全力构建高效的自贸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双自联动”机制。基于此,浦东制订了专门的“实施方案”,聚焦联动发展和制度创新,推动投资贸易便利与科技创新功能的深度叠加。
第二,以海外人才拉动现代服务经济。在“十二五”期间,上海市大力吸引海外人才,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国际金融、贸易、物流、文化、旅游等六大现代服务业与制造经济的高度融合。围绕上海市构建现代服务业的转型目标,上海市引进和支持一大批科技与金融领域的海外人才。
第三,依托海外人才促进城市转型。上海“总部经济”是转型发展的重要推手之一,促进上海向全球性城市转变。上海在海外人才方面有巨大优势,如在生物医药领域,上海人才资源是新加坡、东京总和的3倍。优秀的海外人才面向总部经济的发展需要,同时海外华人华侨企业落户上海,充分发挥了总部经济为区域发展带来的各方面效应。
主要成效
第一,产业结构转型成效显著。与全国大多数省市相比,上海市更早地进入经济转型的实现阶段,海外人才主要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服务业的建立。上海浦东自贸区通过“双自联动”机制,促进制度创新、开放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全力打造高度开放的自由贸易园区和科技城。上海浦东新区全力推动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既有陆家嘴金融城、又有张江科技城,促进科技与金融的高度结合,并通过金融创新助推科创中心建设,为科技插上金融的翅膀。
第二,总部经济蓬勃发展。截至2016年6月底,外商在上海累计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58家、投资性公司320家、研发中心402家。例如,通用公司在上海设立了拥有国际运营部、前瞻性研发中心在内的全功能总部;IBM公司设立了中国区总部和管理全球147个国家和地区的新兴市场总部;英迈公司在上海则集多项总部功能,年营业收入达17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