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好的治国理政方式,是最有效的治理模式和制度选择,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和价值追求。地方基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阵地,党政机关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少数”的大本营,领导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排头兵,基层党组织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从严治党的先锋队。
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基层党建创新,就是要求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干部“依(国)法办事、依章办事、依规办事”,要求基层党组织推动基层党建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要求党员干部“遵章纪、守国法、讲规矩、有纪律”;实质是“制度治党”“制度建党”“依章(规)治党”,核心是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关键是以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来推进基层党建及其创新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方面的重要论述,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基层党建创新特别是以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来推进基层党建及其创新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方面取得较大进步。人民论坛理论研究中心在认真梳理我国各地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基层党建方面的创新做法和实践亮点的基础上,选取6个典型的地方案例进行提炼总结,希望能够以此为其他地区更好地开展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基层党建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黑龙江鹤岗:“一支两委”助推基层党组织“活”起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黑龙江省鹤岗市东山区经济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速度逐步加快,原有的农村党建格局和村务管理等方面的不足日益显现出来;个别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干部贪污腐化现象时有发生,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为彻底改变这种不利局面,东山区委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摆上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位置,探索构建“村党支部决策、村委会执行、村民代表监督委员会监督”的“一支两委”村级组织架构和权力体系,加快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化的进程,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支两委”是东山区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让村级党组织“活”起来的实践创新产物,是创新村级组织架构,突出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加强村级民主管理,推进基层民主化进程的一项决策。
创新“三个”组织模式,建立基层监管机制
东山区委在坚持以往村级“两委”设置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村民代表监督委员会的监督管理机制。一是构建“高效型”组织架构。设立监委会,其成员从非村委会干部及其配偶、直系亲属的村民代表中选举产生。监委会主任一般由村党支部书记通过选举兼任,鼓励非村委会成员的村支委通过竞选进入监委会,力求监委会中党员比例不低于50%。二是推行“开放型”任期模式。监委会实行任期制;监委会工作定期向全体村民通报并接受评议,甚至弹劾。三是采取“灵活型”监管形式。监委会一般每季度要召开一次例会,听取每位成员的工作汇报,并及时向村党支部报告,向村委会反馈。必要时可召集村民代表会议,指定村委会成员到会接受质询。
完善“三项”管理制度,明确基层权力责任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村级重要事务的决策必须事先提交村“一支两委”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讨论决定。联席会议由村支书召集,实行月会制,如遇重大事项可随时召开,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讨论决定各项工作。二是建立“两监督一赔偿”制度。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由监委会以及在其指导下的民主理财小组,对村委会成员和村经济合作社成员进行监督,对不遵守村级各项管理制度给集体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三是建立定期联系村民制度。“一支两委”成员分片联系村民代表,并确立联系“重点户”,由村干部重点联系;对重大政策、民生重点等内容及时与村民沟通,促进上下联系。
理顺“三种”职能关系,提高基层权力效益
一是突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对村委会和监委会的领导,为村级工作的运行“当好家”。二是提升村委会的履职能力;村委会对村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监督;村委会严格按照村民组织法开展工作,履行职能。三是加大监委会的监督力度。赋予监委会监督村级换届选举、监督村务和财务公开、监督村级干部等的监督权力;加强其联系村民、听取和收集对村务工作的意见建议、参与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的职能,更好地发挥其在村级工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取得的实效
通过推行“一支两委”村级组织架构,配齐配强村“一支两委”班子,使班子团结务实,整体功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一是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得到巩固和提高。村“两委”班子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二是村内重大事项和决策公开透明,村干部违法违纪问题明显减少,村级管理更加民主。三是村(党)务公开制度、“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民主评议党员、党员教育培训制度、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三资”委托代理服务等制度健全完善。四是建立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突出了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进一步拓宽了范围和途径,丰富了内容和形式,保障了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内蒙古赤峰:以“1+N”机制抓实“两学一做”
实施精细化管理,全面激发“向我看齐”的表率意识;强化本土化教育,大力培养“日积寸功”的学习劲头;搭建差异化平台,牢固树立“实干担当”的鲜明导向;从严立体化考核,机制倒逼“争先晋位”的价值追求。2016年以来,内蒙古赤峰市认真落实“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向基层延伸”的政策,坚持比学比做、落细落小、补齐补强、问责问效,采取“1+N”机制抓实党支部层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1项排查+N措整顿”筑基,实施精细化管理,全面激发“向我看齐”的表率意识
赤峰市依托党统稽查、调档核查、走访调查、电话询查四种途径,通过发布通知找、支部小组找、统筹力量找、发动群众找等方式,对全市党员组织关系进行全面排查,让游离于党组织之外的党员尽快“回家”,实现学习教育全覆盖。采取组织调整、建章立制、换届选举、从严问责等多种措施,对书记长期缺职、班子配备不齐、成员之间不团结、工作不在状态、党员管理混乱的党支部进行集中整顿转化。
“1套计划+N型课堂”补钙,强化本土化教育,大力培养“日积寸功”的学习劲头
以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主体,赤峰市把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胡锦涛文选、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等20余项内容及时纳入,指导各基层党组织制定详细计划。根据不同领域、不同类型党组织实际,实施专家领学、书记讲学、上门送学和专题研学,开通了“固定式”“流动式”“虚拟式”“实践式”等多种课堂,努力提升学习效果。
“1个大局+N类载体”聚力,搭建差异化平台,牢固树立“实干担当”的鲜明导向
紧扣赤峰市中心工作大局,以“新常态怎么看、新理念怎么办、新战略怎么干”为主题,赤峰市引导广大党员把学习教育同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落实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完成本职工作任务有机结合,推动广大党员更好地发挥作用。区分农村牧区、街道社区、国有企业、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等不同层面,结合工作领域和自身职能分别确定不同载体,让全体党员在本职岗位上真抓实干,让党员先锋形象树起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起来。
“1组清单+N式评议”验效,从严立体化考核,机制倒逼“争先晋位”的价值追求
赤峰市要求所有党支部结合自身岗位和工作实际,制定责任落实清单、任务细化清单和问题整改清单,坚持开门进行学习教育,请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通过“个人自评、党员互评、群众测评、组织评定”四种方式,从“三会一课”制度落实、学习讨论、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等方面制定评分细则,从“政治思想、学习实践、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组织观念、能力素质、工作业绩、廉洁自律、模范作用、群众关系”10个方面对党员进行量化考核。
取得的实效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市将失联党员纳入组织管理,284个“后进党支部”成功实现了规范提升。此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市开通了“赤峰玉龙先锋”微信公众平台,9308个党支部全部制定了学习计划,举办各类培训班860余期,送教上门6万余人次,巡回宣讲380余场次。截至2016年12月,赤峰全市各类党支部都建立了符合自身实际的载体,解决社会突出问题2900余个,为群众做好事实事6万余件。2016年“七一”期间,市委对10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50名优秀共产党员进行表彰;年底前,全市各级党组织结合述职评议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并根据评议结果,评选优秀党员,对不合格党员进行警示谈话或党纪处分。
青海海东:“1号活动”促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青海省海东市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探索顶层设计和基层操作的良性互动,将每月1号定为农村党员“固定党日”,并在全市1586个农村党组织推行,有效破解了农村党员集中难、活动走过场、服务效果难保证等问题,“身边的党员”受教育、提能力,成了群众信得过、离不开的“好亲戚”。
组织生活进入“赶集模式”,党员“固定”学习有效“补钙”
针对长期以来农村党员流动性大、党组织活动时间不固定等客观实际,海东市从2015年3月起探索开展“每月1 号固定党员活动日”,并在2016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将这一做法制度化。“1号活动”要求每个党支部年初有计划,每月不同主题,将学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缴纳党费、民主议事、党务公开等作为规定动作,将精准扶贫、社会管理等工作纳入“党日”范畴,进一步明确农村党员身份认同和组织归属感,保证党内组织生活的规范化、长效化。
以学促做践行承诺,群众动嘴干部跑腿
在以“1号活动”促“两学一做”破解难题过程中,海东市抓好34个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转化工作,把一些长期不参加党内生活的农村无职党员和忙于自己闯市场外出打工挣钱的流动党员列为教育重点人员,督促他们与困难群众“结对子”,送医送药解病痛,捐款捐物渡难关,不仅使“学”落实到每一个党员身上,还推行“问题工作法”引导党员加强服务实效。为确保“1号活动”落到实处,海东市委组织部定了“五个硬杠杠”,即落实时间——每月的1号必须召集党员集中开展活动;落实内容——活动重点必须围绕党性教育、民主议事等主题开展;落实考勤制度——参加人员、学习过程等记录整理,形成档案;落实责任——村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提前谋划准备、带头参加活动;落实督导考核——活动开展落实情况将作为乡镇党委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的内容之一,作为村党组织星级考评的依据。
基层组织焕发活力,党群齐心脱贫创业
海东市农村党组织充分利用“固定党日”这一平台,结合各自实际,不断推陈出新、善做善成,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公益活动,用强烈的纪律意识、严格的组织程序、切实的服务成效感染了群众,促进“两学一做”长效化,让党组织成为群众工作的最坚强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