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公众获得感的审视
在基本摆脱贫穷落后的现实情势下,当代中国公众的获得面临的已经不是物资匮乏、供给紧张、商品短缺、资源稀少的问题。从站起来到强起来再到富起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向中国人民展示的是一幅不断有更多更大更高获得的历史画面。
改革开放38年的创新探索,使中国以经济快速发展和高比例增长的巨大成就,实现了国家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提升。1978年中国GDP总量为1500亿美元,仅占世界总量的1.8%,人口最多的大国经济排名世界第10位。2010年我国GDP总量增长到5.93万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9.4%,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此显著的发展使广大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人民群众从改革开放实践中普遍受益,公众获得感明显和强烈。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上,中国的迅速腾飞创下世界奇迹。有人估算,世界上发达国家历史上经济增长最快时期里,一个人终其一生实现的生活水平改善,英国只有56%,美国大约为1倍,日本为10倍,而中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里,就让超过10亿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16倍。这个事实是我们认知当代中国公众获得感的历史大场景。
诚然,当代中国还没有完全消灭贫困,有一些地方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落后的困境,也还有生活比较困难的弱势群体存在,我国仍有7000多万人没有脱贫,但当代中国已经从整体上把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带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笔者曾于上个世纪70年代在江西农村当知青,下乡在山区偏僻的村庄,那里非常贫瘠。2014年与知青们一起回乡访问,那里已经发生惊人的变化。农民们住上了多层新楼房,家里有席梦思床、电视机、热水器、电饭煲等现代家具,有的还开着轿车,交谈中普遍感受到他们的获得感。老乡们发自心扉的获得感是真实的,审视当代中国的公众获得感不应把这样的普遍获得感架空,更不能因为社会存在的突出问题、尖锐矛盾以及某些埋怨和愤恨的极端情绪而否认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的事实。
任何获得都不是绝对的,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千变万化,因此不可能要求人们的获得感千篇一律。事实上,公众获得感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而存在不同层面上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薄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当代中国现实公众获得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也面临许多的困惑,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公众获得存在相对剥夺感。美国社会学家斯托弗的相对剥夺感理论认为,当人们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某种参照物相比较而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所产生的受剥夺感,这种主观感知未必表示绝对意义的被剥夺。不少学者将这个理论用于分析我国公众获得感,普遍认为相对剥夺感问题的突出和严重。我国相对剥夺感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发展严重不平衡造成的地区差异,使生活在东、中、西部的人们感受获得的程度不一,“孔雀东南飞”现象反映的就是人们谋求更多更大获得的流向。其次,城乡二元体制造成人们获得的结构性差异,资源配置、政策设计以及福利享受等方面的制度安排,使城市居民和乡村农民对获得的权利产生不同感受。此外,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丰富的职业变化和流动形成利益获得的途径多样化,劳动力、资本、技术、知识的分配要素拉大了利益获得的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相对剥夺感。审视当代中国公众获得感不能不重视这些问题,相对剥夺感会引起社会心理的震荡,如果处理不当将危及社会稳定,乃至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公众获得存在公正公平缺失感。社会中人们获得什么、怎么获得、获得多少,首先与个人的能力大小直接有关,当然也需要有能够实现获得的机遇。从一定意义上说,机遇很重要。所谓“怀才不遇”,说的就是本事很大但却没有机会施展的意思。社会为每个人提供施展本事从而满足获得感的机会,就要做到公正公平。在公正公平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所获得的差距再大也是合理的,就获得而言,个人把握机遇的意识和能力往往决定着获得的状况。改革开放后,富裕成为正当的追求,社会阶层和群体的一些人凭借党和国家的政策走上了发家致富的路。但是,当代中国发展向人们呈现的还有另外一面,即很多情况下一些人获得财富靠的是别人不具有的特殊权力。例如,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的肮脏获得、损人利己、坑蒙拐骗的不义获得、关系网钻营的非法获得,等等。这些获得无论性质如何,都使人们难以感觉获得的公正公平。人们不反对勤劳致富,但坚决反对利益获得的不公正不公平;人们可以接受自身能力局限的少获得,但不能容忍能力差不多的别人因各种门道而多获得。社会公正公平缺失,就会助长歪风邪气和投机钻营,一方面为一些特权和特殊人物不依法使用权力、不正当利用关系提供方便,另一方面则使大部分人民群众的利益获得失去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