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成果首发 > 正文

论党治国理政能力与公众获得感的内在统一(9)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满足和提高公众获得感创造丰厚充裕的物质基础。公众获得感中的利益概念当然是全面的,但物质利益是第一位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人们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出发,突出了物质利益对公众获得必不可少的重要性。国民生产的盘子做大了,公众的获得才具备前提条件。一般而言,公众获得的多少受盘子大小的制约。经验教训提醒我们,党治国理政不能唯GDP,但不能不注重GDP,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是保证公众获得的题中应有之义。满足和提高公众获得感还必须正确处理好国强与民富的关系。从人类历史和世界现实看,国家强大不等于国民富裕,藏富于民才是真正的国家强大。在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和国家地位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把国民经济发展体现在人民群众普遍富裕起来的获得上,必须把民富国强作为党治国理政实践的道路选择。

坚持社会公正公平,建构和完善保障公众获得的制度。社会生活中,人的利益获得能力与其说是由天赋决定,毋宁说是由制度提供的。每个人都生存于特定的社会制度下,能力大小无疑影响着利益获得的多少,但制度善恶优劣往往能够左右公众的获得。比如,人治社会官本位的制度下,个人能力与利益获得不直接挂钩,庸才也会有大获得,能人则可能身败名裂。又如,少数人统治的社会制度下,占有大量社会财富的剥削阶级并不是因为他们具备卓越的能力,被剥削阶级少得可怜的有限获得是制度造成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保证公众获得是社会主义的制度特质,提供社会公正公平的公众获得制度,是党治国理政的实践逻辑。社会主义奉行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原则,以劳动获得为光荣,以付出获得为合理。必须坚决反对以权力获得、以不法手段获得、以损害他人利益获得、以投机钻营获得。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提供公众公正公平获得的制度环境,以公正公平的制度规章为每个人提供利益获得的机会和渠道,让公众都有开发和施展个人能力的制度平台,要求党治国理政实践中必须注重建构和完善保障公众获得的制度建设。

建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安全系数。人类思想史上,有许多空想家曾经以理想主义憧憬人最佳的生存状态,但那样的“理想国”毕竟只是海市辰楼,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揭示的共产主义理想是远大崇高的奋斗目标,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也只是漫长遥远而不可触及的美好图景。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众过高要求的获得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基本生活的保障必须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建设思想,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党治国理政对接公众获得感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建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个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利益缺失,从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得到获得感的满足。

制定倾斜政策和采取扶助措施,纾解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人的手指不一般长,公众获得感不一般齐,个人利益获得的差别客观存在,即使在平均主义的计划经济时期,公众获得感也不是千篇一律。改革开放实施“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政策后,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市场经济以及其他因素导致弱势群体的出现。邓小平提出先富帮后富的思想,要求先富裕起来的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起带动和帮助的作用,并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扶贫帮困是满足和提高公众获得感的一项特殊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并提出精准扶贫计划,要求“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党治国理政的实践必须制定倾斜政策和采取扶助措施,使社会弱势群体在贫富落差中也具有获得感。

上一页 1... 5678910下一页
[责任编辑:杨昀赟]
标签: 治国   内在   公众   统一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