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中外思潮 > 正文

【思潮辨析】王新生等:民主的哲学分析

学术主持:王  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研究室主任)

对谈嘉宾:王新生(南开大学哲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姜迎春(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哲学系教授)

编者按

民主是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政治实践中的一种重要政体。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随着时代进步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从本期开始,我们邀请多位学者,围绕民主的哲学分析、民主的思想谱系、民主的“西方光环”、非“普世”的西式民主、民主的中国道路等理论问题进行学术对谈,敬请关注。

1 任何民主都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中,所谓“一般民主”和“纯粹民主”都是不存在的,任何民主都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王广:从思想史上看,民主问题极为复杂。研究中一般认为,民主有三种形态,包括民主思想、民主程序或规划、民主政治或政体。今天我们主要讨论的是民主政治或政体。请问两位教授对政治或政体意义上的民主概念有哪些认识?

  王新生:在政治思想史上,人们对民主形态有不同的划分。马克思主义认为,在政治意义上,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和国家形式,因而存在着与不同社会形态相对应的民主形态,例如近现代就存在着“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两种不同的民主形态。当然,在思想史上,人们还进行了许多其他形式的划分。人们关于民主形态的划分是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的,无非是通过将可以一般地归于民主制度的政体划分为若干个类别,以便揭示其外延。

民主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制度和体制;前者是观念形态的东西,后者是现实形态的东西。为了简便和清晰起见,我们还可以在更基本的意义上将民主划分为观念和现实两种形态。作为观念的民主是一种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政治生活所抱持的一种理想。与此相关,人们从不同的立论出发对民主的观念和理想进行系统化的论证,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民主理论,这同样属于民主的观念形态。作为民主观念的现实体现,民主制度和民主体制是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贯穿着不同的民主理论建构,因而在现实中和历史上,又存在着(或存在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民主制度和体制,共同构成了民主的现实形态。

之所以要在最基本的意义上将民主区分为观念和现实两种不同的形态,是因为民主制度和体制,往往是依据民主价值观和民主理论而建构起来的。如果将两者混为一谈,我们就无法看清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和张力,可能从两个方面形成误识:一是可能将民主抽象化,忽视民主制度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二是可能将民主庸俗化,看不到民主制度和体制的完善有赖于先进的民主理论的指引。

王广:王教授侧重谈了民主的观念形态和现实形态,姜教授可否从一些对民主问题的不准确认识谈起?

姜迎春:怎样理解民主,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今天,在民主问题上就存在许多似是而非的观点,有的还很有迷惑性。比如,有人强调“民主就是一人一票”,这是从形式或程序上来界定民主。一人一票能不能代表民主的全部内涵和实质呢?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中,许多投赞成票的人后来反悔了,他们并不希望英国脱离欧盟;2016年美国大选的结果未必代表美国大多数人的选择,却是由美国的选举制度造成的。所以,不能从形式或程序上对民主进行分类,更不能说一人一票才是真民主,其他形式的民主就不是民主。

我认为,要依据社会制度的性质对民主进行分类。因为民主或民主制度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它受制于上层建筑的其他要素,更受制于一定的经济基础。所以,资本主义条件下就有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条件下就有社会主义民主。一些人在谈论西式民主时往往回避经济基础问题,无限拔高民主的地位,将西式民主视为超越不同经济基础、普遍适用的政治制度,强调中国不实行西式民主就是背离人类民主政治发展正道,这就是“民主至上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了中国必须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民主至上论”实质上割裂了民主制度与经济基础的内在联系,是一种抽象化、形式化的民主观,也就是一种唯心主义民主观。列宁曾经指出,“任何民主,和任何政治上层建筑一样,归根到底是为生产服务的,并且归根到底是由该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决定的。”他还指出,“在实际生活中民主制度永远不会是‘单独存在’,而总是‘共同存在’的,它也会影响经济,推动经济的改造,受经济发展的影响等等。这就是活生生的历史的辩证法。”因此,在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中,所谓“一般民主”和“纯粹民主”都是不存在的,任何民主都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民主至上论”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只强调形式民主或程序民主的重要性,只从形式和程序上定义和划分民主而不考虑民主的内容和实质。

2 从不存在“普世”或普适的民主

民主理论是千差万别的,没有任何一种民主理论可以宣称它是超时代、超阶级和超民族的“一般民主理论”。

王广:一般我们常说,民主政治是历史的、具体的、阶级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民主政体是历史变化的;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民主政体也是不同的。请结合民主政治的具体形态做些说明。

姜迎春:“普世”或普适的民主确实是不存在的。从纵向看,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民主政治的内容与形式都是不同的。从横向看,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差异性,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民主政体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要反对将民主作绝对抽象化和形式化的理解。对民主的理解,必须植根于具体国情。否则,就会将西式民主的作用无限夸大。比如,解决民生问题靠什么,答案是实行西式民主;解决腐败问题靠什么,答案是实行西式民主;解决民族问题靠什么,答案是实行西式民主;解决统一问题靠什么,答案是实行西式民主,等等。西式民主的作用真的如此神奇?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不论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还是近年来被“颜色革命”的国家,民生问题、腐败问题、民族问题、统一问题都大量存在,西式民主的确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但是,一些人不顾这些客观存在的事实,仍然不遗余力地推销西式民主。事实上,有的西方学者已经揭示了西式民主的虚假性。这种虚假性突出表现在“投票改变不了任何事情”。英国政治学者安东尼·阿伯拉斯特指出,“选举参与率下降在美国最显著,但在不列颠也值得注意。在不列颠,自从1928年引进成年普选权以来,2001年大选中投票率首次低于60%。政治家倾向于把这一现象归因于‘投票者冷漠’,为此他们自然难过。但这不妨可以说反映了这样一种广泛的信念,即‘投票改变不了任何事情’。”在大选时,选民充满希望地将神圣的一票投给某个政党或候选人,但是选民会发现四年或八年之后,所有的“承诺”仍然只是“承诺”,许多事情变得比过去更加糟糕。特朗普的“承诺”是否同样如此,我们拭目以待。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博]
标签: 思潮   哲学   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