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中国民生思想的发展脉络

核心提示: 我国在古时就非常重视民生问题,并已将其作为治国之道、安邦之策。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继承并超越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础,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提出民生发展思想,逐步实现由传统民生向现代民生的深刻转变。

【摘要】我国在古时就非常重视民生问题,并已将其作为治国之道、安邦之策。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继承并超越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础,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提出民生发展思想,逐步实现由传统民生向现代民生的深刻转变。

【关键词】民生思想  中国共产党  民生保障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民生思想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演化、不断丰富的历史过程。民生思想是伴随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不断深化与完善而发展起来的。研究和梳理民生思想的发展,分析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各个时期所倡导的民生思想,及在此民生思想指导下所遵循的民生发展轨迹,将为民生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的指导与理论支撑。

我国古代民生思想发展的历史脉胳

《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是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最早记载的“民生”,这一表述,朴实地表达了“勤”与“匮”的辩证关系,其中涵盖古人最朴素的民生思想。早期的民生思想更多地是关注百姓的生计问题,而且是通过百姓自身的勤劳努力来解决,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逐渐意识到保障民生不仅是百姓自己的事情,更应该是统治者肩负的责任。为此古人提出了“以民为贵”的民本观念,阐发了最初的民生思想。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表达了古代人民对大同社会的理想追求。西汉时期,贾谊则提出“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夫民者,万世之本也,不可欺”,进一步阐述了民本思想。唐柳宗元提出“吏为民役”的主张,使古代民本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上述论述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从“民为贵”“民为本”到“吏为民役”的思想发展沿革,把中国古代民生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清晰地梳理出来,充分体现了我国在古时就非常重视民生问题,并已将其作为治国之道、安邦之策。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民生思想

事实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并未提及“民生”一词,但民生思想却是一条纵贯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线。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正是在深入研究民生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实现思想的转变而创立起来的。马克思从个体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发展出发,对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进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此基础上得以建立。因而,马克思的民生思想和唯物史观是不可分割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 “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马克思的这段话中确实没有出现“民生”一词,但却从人的基本生活需要等民生问题来加以阐述。恩格斯对此做出评价,他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体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恩格斯的这段话鲜明地表述了马克思立足于人类的基本生存需要,充分说明了人类生活对于那些直接的物质资料的依赖性,它形成了民生的最基本内容和重要载体。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生,改善民生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继承了我国传统的以民为本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将其应用于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毛泽东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改善民生的思想保证。他指出,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则是改善民生的基本途径和内容;同时又提出,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作为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则是最高追求。这一历史时期的民生理论不仅继承而且超越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同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民生思想。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历程是不断重视、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过程。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指出,我们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贫穷绝不是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必须消灭贫穷。只有通过不断发展生产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最终消灭贫穷,也只有这样才真正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生活。他提出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反对平均主义和防止两极分化,要保持国家稳定,维护世界和平,创造一个有利于民生改善的良好环境。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指出,中国共产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要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注的仍然是民生的根本问题。他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确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得到较好落实,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确立。

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提出“三为民”思想,指出要正确运用权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群众要充满感情,要一心为人民谋利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指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并具体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使教育真正令人民满意;不断提高就业质量,采取一切努力增加全体居民收入;不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关注广大人民的健康问题,不断提供相关服务,使人民的健康水平稳步提高;同时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等。

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新时期,我国的民生事业虽然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诸多的矛盾和问题。从社会和民生领域看,生态环境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人民群众对住房、出行、教育、医疗、收入分配、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还有不满意的地方,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还没有切实得到解决,中国农村还有几千万的贫困人口。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

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伊始就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改善民生是实现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梦”的题中之义和最终理想。共筑“中国梦”,不仅需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更需要民生的不断改善和发展,这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本、梦想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从织密民生保障网到推进脱贫攻坚战,从扩大就业到深化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改革,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民生举措增强了人民的获得感,凝聚了人心,坚定了信心。可见,民生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重大关切,贯穿于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作出“抓民生也是抓发展”的科学论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付诸造福人民的生动实践。坚持植根于人民,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充分体现了其民生观的丰富内容。

民生改善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程。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指出,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这项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过去、现在和将来,民生都是主题、都是核心。建设小康社会为了民生,民族复兴也为了民生。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观,必将让全体中国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者为中共沈阳市委党校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

责编/孙娜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王妍卓]
标签: 脉络   中国   民生   思想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