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企业创新的开放性特征愈发明显。一些企业不再局限于引进人才、并购创新资源或内外部合作,而是构建一个遵循统一规则的网络状平台,集聚上、中、下游创新成果,以产品与服务的综合产出引领市场潮流。网络化的平台创新突破了企业的边界限制,对原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
智能手机是基于平台的开放式创新的典型案例。最初,手机的功能定位仅限于可移动的手持电话,如今已经转变成为功能强大的移动智能工具。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手机的硬件功能得以快速提升,成为照相机、移动播放器、手表、电视、游戏机等产品的跨界竞争者和替代品。另一方面,手机的软件系统也日益强大,各种办公、学习、查询、出行、交易、支付、沟通、餐饮、娱乐等软件都可以通过手机软件系统下载并应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智能手机对互联网、物联网、传媒、传统和新兴制造、金融、餐饮等很多行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并由此衍生出众多新兴行业。如果没有智能手机,共享经济、便捷支付模式等未必会成为潮流,微信也未必对国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
智能手机是基于平台的开放式创新的典型模式
智能手机成功的关键是创新方式的改变
2007年之前的手机已经具备了很多功能,但其主要应用仍以移动通话和收发短信为主,除此之外的功能并没有得到普及,而智能手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技术创新很重要,但技术创新只有与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才有可能引起产业革命。以苹果公司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制造企业之所以能够做到不断推出若干项涵盖硬件和软件领域的、极具专业化且贴近市场需求的颠覆式创新,关键在于其创新模式产生了重大突破。
手机制造企业如果采用常规的开放式创新,有可能在一项或几项技术上取得突破,但很难不间断地在全领域开发出众多专业化、突破性的功能。手机制造企业不同于专业的显示屏、耳机、摄像头、听筒等手机硬件的制造商,不同于专业的微信、地图、文件处理、指南针等手机软件开发商,也不同于专业的共享服务、交易支付服务、网络信息管理服务等借助手机智能系统开展业务的服务商。手机制造企业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在企业边界内独立开发出集合如此丰富而全面功能的软、硬件技术。
基于平台的开放式创新让智能手机持续集聚专业性、颠覆性创新成果
智能手机的创新方式可以归纳为基于平台的开放式创新。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种创新是开放式的,创新企业借助外部创新资源,但并非是将外部资源吸纳进本企业,而是建立一个可以直接整合外部创新成果的平台。
手机制造企业提出智能手机的机理,设计出手机应具备的硬件功能和智能系统功能,并为实现这些功能建立起能够集聚各类硬件供应商和软件开发商创新成果的平台。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适合的硬件供应商。这些供应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较强研发能力和集成能力的供应商,为手机制造企业提供研发成果、组装成品,例如国内熟知的富士康;另一类是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独立硬件供应商,例如为手机制造企业提供专业化手机芯片、电池等硬件的制造企业。另一方面让智能操作系统具备承载各类软件的功能。苹果公司和三星公司开发了手机智能系统,但系统中的绝大多数软件并非由苹果或三星公司开发,而是由不同专业软件开发商开发的。苹果和三星公司在选择硬件供应商和接受软件上线两方面都遵循严格的接口标准,并建立了与之合作的利益分享机制(见图1)。
平台的实质是激发创新活力和集聚创新成果的网络
平台的网络化特征:以苹果公司的创新平台为例
苹果公司立足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重点突出硬件和智能系统设计能力,制定严格的包括企业产品、服务、管理、合作等在内的标准体系,分别建立起硬件供应商网络和软件提供商网络,这两大网络共同组成了企业创新平台。
硬件供应商本身具有较强的研发和集成能力,采用供应链管理或外包的方式形成较高水平的供应商网络。软件和多媒体提供商在苹果手机智能系统上线的渠道有两个:一是App Store,各类应用软件在此上线;二是itunes,各类音乐和视频在此上线。苹果公司的软件提供商也是独立的实体,有游戏开发商、地图开发商、语音识别系统开发商等;有企业服务平台,如银行支付系统、订餐服务系统、媒体APP等;还有很多新兴业态的应用系统,如打车软件、航空信息服务软件、微信等(见图2)。
共享安卓系统的三星、华为等手机制造企业基本采用了与苹果公司相似的基于平台的创新模式,都拥有硬件供应商网络和软件开发商网络。安卓系统比苹果系统的开放性更强,不局限于类似于App Store和itunes的专设上线渠道,市场充分竞争,因此更易于软件提供商上线以及与电脑链接。而且,由谷歌开发的安卓系统对所有手机厂商开放,并最终形成了苹果系统与安卓系统两分天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