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视角下我国政府治理方式的调适

【摘要】社会价值观与政府治理关系密切,随着价值观的改变,政府治理也应随之做出一定调适,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的社会价值观逐步由物质主义过渡到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在此背景下,政府要想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治理秩序,便不能够仅依靠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这一方式,而应该调整自己的治理方式,满足大众的价值需求。

【关键词】后物质价值观  政府治理  调适  包容性治理    【中图分类号】C935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巨大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人们的幸福感与安全感却并没有因经济水平的大幅提高而显著增长,产生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人们的价值观已经悄然改变。为此,我国政府在治理上需要进行变革,去适应新的价值观格局,这样才能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理秩序,提升自身执政的合法性,提高政府治理的有效性。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影响政府治理生态

持后物质价值观的大众,因追求个人的全面发展与个人幸福而关注生态平衡,希望能够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并追求自由权利、公平正义与民主参与。总体而言,后物质价值观将提升生活质量与实现自我作为优先目标,这种新的生活理念必然要对政府治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后物质价值观影响治理民主。一个政府民主的程度和有效性不仅仅取决于政府的民主制度设计,还取决于民众是否具备民主意识和参与民主运作的能力。后物质价值观强调参与决策、自由表达,这种价值观念无疑与政府的民主制度设计相契合,有利于推进民主化进程。事实上,后物质价值观对政府治理的民主化十分重要,在后物质价值观指导下,大众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而政府不得不正视公民的参与需求,并在决策中征求大众意见,这便形成了政府的民主化治理机制。可以说,后物质价值观对一国民主政治的塑造能力要远高于民主政体对公民进行民主教育的能力。

其次,后物质价值观影响政府治理生态。从物质价值观到后物质价值观,个体的思想从原本的经济发展优先转变为保护生态环境优先,从原本的工具理性转变为价值理性,由此也衍生出生态政治、绿色政治,即经济的发展要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存。当前,环境保护超越地域、意识形态等因素而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生态环境保护也成为现代政治不可回避的议题。在后物质价值观倡导下的绿色政治理念消解了传统政治格局中的“左右之争”,执政党往往为了获取更多民众支持,而摒弃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偏见,强调不同政党之间的合作,增强了政党之间的包容性。后物质价值观强调政治参与权,这进一步推动了政治的社会化,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以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这推进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现代化政府治理格局的形成。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对我国政府治理的影响

经济增长促进了公众认知水平的提高。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念也逐渐发生改变。世界价值观调查组织进行的第六次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显示,在2010年到2014年间,尽管我国物质生活水平并未实现普遍富裕,仍有53%的调查对象持物质价值观,但与过去相比,持物质价值观的群体占比正在下降,持后物质价值观的人群逐渐增多;调查显示有56.6%的调查对象认为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应将后者放在首位,即便因此可能带来失业和经济发展放缓的风险。由此可见,我国的价值观总体上是向后物质价值观发展的。后物质价值观改变了我国政府的治理环境,同时也给政府治理带来一定压力。

后物质价值观改变了治理环境。政府治理环境是指政府进行社会治理所处的社会背景,这主要表现在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政治生态以及社会日常生活方式几个方面。首先,在经济发展上,后物质价值观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单纯实现物质价值,而是要在经济发展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后物质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人本经济。受这种观念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由线性经济、高耗能经济向循环经济、节能经济转变。其次,在政治生态上,持有后物质价值观的大众不再过度关注意识形态问题,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公共安全、社会发展、生活质量等公共话题上,淡化了阶级对立、意识形态斗争等问题。而且受后物质价值观影响,个体越来越注重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利,更多的非政府组织开始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之中,官民的界限模糊。最后,后物质价值观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后物质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关注环境问题,并且将之与自己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密切关联,为此公众通过各种渠道表达了环境保护的意愿,也促使政府在生态保护上加大投入力度。

后物质价值观给政府治理带来较大压力。后物质价值观的兴起有利于促进民主、法治、自由、权利等思想的落地,对我国社会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注意到,尽管后物质价值观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但我国当前还处于物质价值观与后物质价值观并存的状态。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不均衡,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后物质价值观已经较为流行,个体开始追求自我价值与享受人生,而经济落后地区却还处于基本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状态。这种经济发展的失衡以及价值观的分化给我国的政府治理带来较大压力,必须关注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价值需求,政府治理变得十分复杂,而不能一概而论。此外,后物质价值观的兴起也增加了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成为威胁我国社会稳定的潜在因素。

适应新价值观格局的政府治理思路

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状况决定了社会大众的价值观水平,当前我国生产力水平发展不均衡,这也导致我国社会同时存在物质价值观与后物质价值观。面对价值观的变化,我国政府的治理模式也应有所变革,以满足群众不同的价值需求。

首先,我国政府可以通过价值整合,实现共识性治理。当前我国物质价值观与后物质价值观并存,不同群体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在此背景下,政府治理合法性的前提是促使不同价值观群体达成政治共识,认可当前的基本政治目标与政治结构。政府要形成共识性治理,必须建设核心价值观的聚合机制,促使持有不同价值观的群体能够认同政府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这是政治共识治理稳定的前提。在共识治理过程中应发挥协商民主的功能,通过不同利益群体的对话、辩论最终达成共识,既可以减少政府决策实施的阻力,也确保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合法性。

其次,政府应通过结构优化形成参与式治理。持后物质价值观的公民强调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因此我国政府应根据价值观的这一转变对政府治理结构进行改革,为公众的政治参与提供更多渠道,满足人们的参与价值需求。要实现参与式治理,政府首先可以通过公民赋权实现我国公共决策主体的多元化,让公民有权对社会公共决策发出声音,这是实现参与式治理的前提。其次,可以通过协商、谈话等方式让公民在公共空间中就社会公共决策进行讨论,最终形成共识,影响政府决策。

最后,政府应关注政策的平衡性,实现包容性治理。所谓包容性治理主要是要求政府在治理社会的过程中考虑到不同群体的差异性,尤其是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维护,从而推进社会发展的均衡性,这种共享与发展的理念正是后物质价值观所倡导的。要形成包容性治理,需要丰富社会治理的主体,除政府外,还应将社会组织、社区、企业、公众纳入社会治理体系,我国应在法律法规上赋予这些主体参与公共治理平等的权利,由以往“大政府、小社会”治理模式转变为“小政府、大社会”,尤其是要增强除政府外其他治理主体的独立性,这样我国的社会公共政策制定才能均衡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体现包容性。

(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视角   价值观   物质   主义   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