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历史是重要的资源宝库,为文艺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历史题材作品可以让我们对宏观和微观世界有更为深入的思考。展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历史渊源、传承脉络和未来走向的探寻,不仅能够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坚实的基础,也可以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强大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关键词】历史题材 思想政治工作 中国精神 【中图分类号】D412.62 【文献标识码】A
历史题材作品是新形势下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
历史题材作品一直是大众文化消费的重要内容。中国丰富的历史资源为文艺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很适合创作者挖掘、借鉴和引用,进而形成文艺作品创作流派。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着较为严密的辩证思维体系,将继承和弘扬融为一体,对“文化之根”有较多的依赖和崇拜。即便进入互联网时代,主流网络作品仍然以历史溯根求源或“点线式”采撷、改编作为创作的前提条件。中国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崇敬说明了我们对时代和自身的反思,从宇宙、天地、自然,到社会、人生、价值,这种反思或思考可以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途径和平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出现了伟大而深刻的变化,不仅在经济、科技、工业、军事等“硬实力”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亦被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讲话中都强调了中华优秀文化继承和弘扬的重要性,并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主张,大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话语体系。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和传播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依靠强大的历史资源,历史题材的作品也可以逐步为新形势下的中国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思想政治工作与历史题材作品存在着密切关系,“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对于我们的基本价值是教育、经验和反思。从文艺角度分析,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可以反映出社会主义文化前进的基本方向;从思想、政治角度分析,则关系到一部作品能否从正面引导社会思潮和舆情的健康发展。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文艺工作对人民特别是青年的思想倾向有很大影响,对社会的安定团结有很大影响”,“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在确立历史题材作品自身价值和要求的同时,进一步掌握其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优势,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历史题材作品有“潜移默化”的良好教化效果
历史题材作品可以合理“借古鉴今”。历史题材作品往往会借鉴一定的历史资源,其中对人物、事件、情节、环境等诸多因素的渲染,也必然要符合一定的历史要求,满足一定的创作原则。立足于历史,通过一系列刻画和描述,创造性地表达中心思想,这就是“借古鉴今”的典型应用。受众通过作品本身构建的“时空隧道”跨越到特定的历史时期,首先会先将目光聚焦在历史时代的独特存在,这样才能进一步欣赏作品、理解作品,从而引发对历史的感悟,并基于自身思想产生独特的见解。当然,“时空跨越”并不能改变历史,这是一切历史题材作品创作的底线,但这种“时空反差”却可以引导受众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有利于其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自觉认同符合人类社会潮流发展规律的意识形态。
历史题材作品有“潜移默化”的良好教化效果。历史题材被广泛运用到影视、文学、绘画等诸多文艺创作领域,对社会公众的思想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影视作品为例,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市场的繁荣,涌现出大量优质的历史题材电影、电视剧作品,这些作品口碑较好,声誉较高,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影视作品以及其他类型的创作对历史素材进行了一定的加工,使其更符合受众的审美需求,这当然也是满足“潜移默化”效果的重要条件。
历史题材作品能够给予观众良好的审美体验。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方式相对单一,并且受到较多空间、时间和资源的限制。很多为了迅速实现思想教育目的而采取理念灌输、标准衡量的传统教育方式,往往由于不形象、不具体、缺乏审美体验,而容易引起受众反感和抵触的心理。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社会个体,其思想道德和政治观念形成的前提是主观认同,历史题材中所描述的“已发生”的内容,远比将来“未发生”的事物更可靠,于心理上也更容易接受。同时,历史题材作品在大众文化领域的广泛传播,也使其积累了一定的口碑,在创作者和受众之间形成了一定的默契,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价值、政治观点也相对稳定。
利用历史题材作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面对的三个问题
优秀的历史题材作品应该使观众产生思想上的共鸣,通过对历史现象、问题、规律的深刻思考,提升观众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水平。历史题材作品不能单纯对观众进行感官刺激,要杜绝以“戏说”或“演义”历史题材为借口,“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的行为。
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中最先遇到的就是“历史观”的问题,即采取何种态度去表现历史中的人物、事件和社会,从而产生明确的观点引导,或褒或贬、或扬或弃、或歌颂或批判,本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态度,同一个历史素材可以表现完全不同的创作价值观。如历史上有关“三国”题材的作品中,《三国志》尊曹魏为正统,而《三国演义》则“尊刘贬曹”;同样是读《三国演义》,有人认为关羽义气千秋,有人称赞曹操雄才大略,这都是基于不同历史观而呈现出的差异性。近年来出现了大量的“清宫穿越剧”,或才子佳人、或后宫心计,这些作品不仅架空了历史,也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历史观的缺失,不符合历史观的宏观批判性。
“真实性”是历史题材作品无法绕行的一个问题,据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载,“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从中可知,“真实性”是历史的基本条件,但“记事”的工作是由人完成的,这就很难保持“中正”。美国著名学者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提到,“大部分历史是猜测,而剩余的则是偏见”,因此强调历史的绝对“真实性”是不现实的。基于历史真实性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可以理解为“相对真实性”或“局部真实性”,例如《苏武牧羊》这一历史题材,有小说、影视剧、舞台剧等几十个不同版本,那么历史真实性应该如何判断呢?史料记载不尽相同,甚至出入很大,但我们不能否定苏武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这样的判断标准,也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如何利用历史题材作品奠定了选择依据,在符合大众文化消费需求的基础上,要提倡、推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题材作品创作,规避宣扬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种族主义等历史题材的作品。
此外,如何基于历史文化审美展开思想政治工作,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文艺创作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即便是历史题材作品的时空局限,也在不断被新的创作思想打破,如“穿越”情节的设置,就能够实现历史与现实的“面对面”。但历史和现代毕竟处于不同的时空,创作本身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故事,而是应包括围绕故事开展的全部要素,如影视作品中的服装、对白、礼仪等,这就引出了历史题材作品的文化审美问题。若将现代汉语的逻辑表达和组织形式大量运用在历史题材的作品中,不免会给人一种不伦不类、不庄重、不雅致的感受。历史题材作品应当弘扬和表现积极正面的内容,并基于历史文化的审美标准进行布局,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示历史题材作品中的文化内涵、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进而产生更好的宣传效果。
(作者分别为中北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中北大学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6日。
责编/王妍卓 美编/宋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