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这其中,“实干”是一个始终不变的主题,体现了党和人民对改革发展各项事业的殷殷期望,同时也饱含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大事、议大事、干大事,坚决干、抓紧干、同心干的坚强决心、坚定信心。一时间,“撸起袖子加油干”燃遍了全国,广为传播。
“撸起袖子加油干!”深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加油干,成就更斑斓的中国梦需要加油干,实现个体命运改观,也需要加油干……那么,“撸起袖子”究竟有着怎样的深意,对于广大社会公众,尤其是对于“关键少数”的各级领导干部,如何才能真正“撸起袖子加油干”?人民论坛课题组就此搜集梳理了百余位专家学者、党政干部对于相关问题的观点和见解,同时,对广大公众展开了问卷调查,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撸起袖子加油干”,“撸起袖子”只为“扑下身子”,担当奉献、真抓实干的“加油干”才是本质
我们深知,“撸起袖子”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空洞的口号,一个表面的形式,一项随大流的标签。公众对此怀有更为深重的期待。在调查中,当问及受访者“在您看来,‘撸起袖子’意味着什么,有着下列哪些深层次的含义”?结果显示,有66.76%的受访者选择了“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品质”,在众多选项中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勇于尝试、开拓创新的精神” ,有64.68%的受访者做出了该选择;“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信念”(56.54%)排在第三位。另外,还分别有46.24%的受访者选择了“积极进取、努力拼搏的态度”,44.97%的受访者选择了“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作风”,26.12%的受访者选择了“统一思想、团结协作的意识”。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在这一点上,调查结果反映了公众对于党员干部的一致期待,74.46%的受访者在不同程度上赞同“撸起袖子加油干,关键在干部队伍”。改革的道路上总是充满了困难和挫折,要干出一番事业首先要敢于担当、甘于奉献,还要有肯“钻”的钉子精神。党员干部就是要做敢于直面困难、不回避矛盾、勇于碰硬的“先锋”。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撸起袖子”就是粗干、蛮干。有专家指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撸起袖子”这个简单的举动是深思熟虑的“预”后的落实。同时,本次调查中,78.42%的受访者在不同程度上赞同“有了好作风,才能撸起袖子加油干”。 实践表明,作风建设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对于各级各地的干部队伍来说,只有紧抓作风建设,树立良好作风,干事动作才能 “快”、行动才能“实”、标准才能“高”、从政才能“廉”,各项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更为重要的是,不能让“撸起袖子”仅仅成为表表决心、做做样子,只有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成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人民的利益,党员干部的工作才算办到了位、做到了家。有专家表示,任务落实中不能只是要“响雷”,更要“下雨”,一味表决心、做样子不应是“撸起袖子”干事的应有态度。全面从严治党已经扎根深入到每一个党支部,影响到每一名党员,党员干部倘若只求敷衍了事、应付过关,看着别人撸起袖子,自己也挽起袖子,做个样子,任务落实成效也必然受到影响。干事必成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应该有,但更应该将决心信心转化成行动的内在动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恪尽职守。
当前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与公众期待仍然存在差距,体制机制束缚或是重要原因
在调查中,我们让受访者对当前各级干部积极进取、敢于作为的情况作出评价,结果显示,仍有54.7%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干部的这种干事精神在不同程度上低于受访者的预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这句话深刻诠释了“干部干事”、“为官有为”的真谛。尤其是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更应在干事和有为上作出表率。在调查中还可以看到,76.86%的受访者在不同程度上赞同“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成就”,显然,目前的状况与公众的广泛期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不断迈出新步伐、开创新成就,还需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的“钻劲”、“干劲”和“拼劲”。
然而,当前党员干部“撸起袖子”的干劲着实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调查中,问及“当前,影响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现实因素有哪些”时,55.36%的受访者认为是“体制机制束缚多”,54.50%的受访者认为是“晋升空间小”,49.88%的受访者认为是“工作压力大”,45.13%的受访者认为是“干事氛围不浓”,另外,还分别有39.62%、35.90%和27.51%的受访者认为是“理念、意识等跟不上”、“收入待遇低”和“想干事但怕出错”。
从总体调查来看,一方面,42.27%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干部队伍的负荷状况较以前减轻了一些。部分党政干部分析指出,这在一定程度上与近年来中央集中精力办大事、反腐力度不断加大和不断强化体制机制改革等作为密切相关,党员干部的精力被进一步集中在与人民群众高度关联、与发展改革高度同步的事务之上,相对来说,耗散精力的其他事务有所减少,“低效”“无效”的工作负荷相对减轻。但另一方面,一些受访者也清晰地认识到,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中,干部队伍的整体负荷仍然较重。在调查中我们就发现,11.20%的受访者分别认为其负荷相当重,37.65%的受访者则认为比较重。
专家认为,当前干部队伍社会心态的主流是好的,只有少数人主观呈现出急功近利、盲目攀比、迷茫失落、不公平感等消极心态,特别是个别还存在一定程度“为官不为”的“懒政心态”;从客观上来说,我国的行政体制机制确实还存在改进的空间。一方面,要通过有效的经济激励、政治激励、道德教育和法律约束等措施,来让干部干事创业“有劲头”;另一方面,要稳定基层干部队伍,制度创新是关键。有专家指出,要将“基层历练”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蓄水池”,要建立基层干部“能上能下”的制度机制,还要对基层干部实行“重奖严惩”的考核办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