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治理要闻> 正文

从两会看治理热点问题与解决之策

编者按:

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也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同时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今年的两会在反映民情民意、为党和国家建言献策上也因此具有更为突出的意义。近日,2017年全国两会顺利闭幕,在为期半个月的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预算和计划报告、“两高”报告、民法总则草案等履行职责、参政议政,并就经济改革、民生保障、社会建设等多领域提出数千件提案、议案、建议,为推动社会治理积极建言献策。本期治理观察,《国家治理》周刊编辑部从改革与治理的角度切入,围绕经济建设、生态治理、法治建设、文化建设、民生保障、建设制造强国、脱贫攻坚等七个领域选取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提案、议案与建议,以飨读者。

经济建设

正视营改增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营改增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从宏观看,主要是阶段性税负不均衡、部分企业税负上升;从微观看,营改增企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政府要求开发建设单位直接发放农民工工资,劳务公司受不了;比起征点多收入1分钱,就得全额征税,小微企业受不了;“一带一路”“走出去”企业国外总包项目国内分包,如果资金来自国内,享受税收优惠就出问题等。

一是简并增值税税率档次;二是降低税率,合理下调增值税收入规模,进一步提高小微企业增值税起征点;三是扩大营改增进项抵扣范围;四是改进税务服务;五是优化发票管理制度;六是配置专业社会服务资源,特别是税务师等专业力量,服务国家税收。

 ——全国政协委员 蓝逢辉

重视国企改革中遇到的新问题

当前国企改革存在改革主体不清,企业改革缺少内生动力等问题。因此,要明确改革主体,突出改革重点。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来划分国企改革的主体,落实改革责任。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把涉及国企内部改革的权力下放给企业。同时,要创造激励改革、保护担当的大环境。制定激励和保护国企领导大胆改革的相关政策,出台具体可行的容错制度。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上重点突破,扩大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范围,从现在的三级企业搞混合所有制试点,扩大到二级企业甚至企业集团层面。

——全国政协委员 傅成玉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创新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供给侧为改革突破口,在制度、机制、技术三个层面推进结构性改革发展,就是要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区别对待“去除”领域企业,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和“走出去”发展;强化再就业和创业培训,实现“去产能”企业员工转岗再就业;搭建企业、高校科技合作平台,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完善人才流动政策,为民营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人力支撑;推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拓展企业发展新空间;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政府审批效率。

——全国人大代表 孙明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质发展

加快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质发展,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现代农业经营呈现规模化、特色化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经营主体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业经营者总体素质不高;政策扶持不够精准;要素支撑保障不力;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为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质发展,应整合资源,提高农业经营专业化能力;培育典型,提高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力;精准扶持,提高农业经营要素保障力;完善设施,提高农业经营综合服务力;加强培训,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素质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 陈乃科

生态治理

完善针对雾霾问题的环境治理

大气污染形成“雾霾”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全国性环境问题。对此,可由国家环境保护部牵头,对现有大气污染治理相关的全部法律法规进行整体梳理,并邀请多方研讨,制定立法计划或是法律法规的修订计划;设立信息公开专门网站,满足公众知情权,实现相关信息统一、集中发布,收集社会公众对于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的意见;成立全国人大的针对雾霾问题的特别调查委员会,实行监督权;便利环保公益组织的注册成立,提升社会参与度;加重环境污染违法行为的罚则,增加违法成本。

                                                                              ——全国人大代表 吴亮星等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顶层设计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类型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功能相对完善的自然保护区体系,但也存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待理顺、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法规建设相对滞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三个问题,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国家自然保护体系的顶层设计,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上,加强国家公园及各类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顶层设计与统筹;二是实事求是调整自然保护区空间布局,将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较低的重点城镇、交通干线、重要发展区域调整出自然保护区范围;三是加快修订自然保护区条例,进一步明确国家综合管理部门、地方政府、保护区管理机构的职能职责,规范自然保护区设立的审查制度、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等。

                                                                                 ——全国政协委员 朱维群

大力推广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控制污染环境

对于大量的餐厨垃圾和市政污泥经处理后仍将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尽快出台促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相关办法,在税收、贷款、场地规划等方面对节能环保型企业进行扶持,以此促进循环经济的产业集聚和规模扩张;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环境治理,这样既降低运作成本低,又能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对餐厨垃圾和市政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控制污染并产生沼气,为有机废弃物处理找到新的出路;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公益宣传,促进全社会广大公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全国人大代表 黄炳章等

法治建设

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监督法》

制定检察监督法律法规,既有利于深化中共中央关于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出的“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执法办案的新要求;又有利于检察机关进一步认真贯彻实施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依法全面加强对立案、侦查、审判、执行等环节的法律监督,坚决依法监督纠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刑讯逼供、枉法裁判、超期羁押和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突出问题,使受到侵害的权利能够依法得到保护和救济,使违法犯罪活动能够依法受到制裁和惩罚,使人民群众能够切实感受到法律的尊严和公正。

                                                                              ——全国人大代表 秦福荣等

加快推进执行立法

充分发挥立法对执行工作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将党中央关于执行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切实转化为立法,阐明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加强产权保护、褒奖守法诚信、惩戒违法失信等意旨,更充分、更具体、更完备地体现和反映司法实践中形成的比较成熟的原则、制度、程序、措施,总结提炼经验规律,引导人民群众自觉履行法律义务,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同时规范法院执行行为,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

加强和规范法院执行工作。支持各级法院加强执行体制机制改革,对各级法院推进执行机构设置、审执分离体制改革、执行工作警务保障、执行信息化、执行模式创新、涉案财物处置等改革试点和探索的成果,以立法形式加以固定下来,为解决执行难提供刚性的制度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 马新岚等

设立中国普法月

目前,不少地区也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实施普法责任制。如一些地区建立法官联系社会机制,组成法官工作组定期或不定期为小区提供法律服务;一些地区以志愿者、律师等组成普法讲师团到农村、工厂提供法律服务。这些活动都对普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些活动都是由不同的机关在不同的时间分散而各自为政地进行的。假如设定八月作为固定的普法月,那么,就为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提供了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履行普法责任,可以让他们在这个时间段里,将过往一年时间内出现的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典型案例、热点问题集中起来从专业的角度深入剖析,借助诸如电视、报刊、广播、网络、微信等媒体,以大型法律知识竞赛、专家以案释法、法律专题大讲堂等灵活方式,集中、深入、全方位地对全体公民进行密集式、交互式的普法,形成一个全社会的学法、知法、弘扬法治精神的浓厚气氛,使全体公民有机会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段里参与普法活动。

                                                                                 ——全国人大代表 马豪辉

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

制定一部统一的《未成年人司法法》。目前,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大都制定有专门的司法型的少年法。如日本的《少年法》、德国的《少年法院法》、加拿大的《青少年司法法》,我国台湾地区的《少年事件处置法》、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少年犯条例》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关于未成年人司法管辖的法例》等。从长远看,我国也应制定一部统一的《未成年人司法法》。这部法律可以采取组织法、实体法和程序法合一的模式,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与未成年人行政司法及儿童福利良性对接,并参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经验,把对严重不良行为的教育矫治措施和程序,如工读教育、收容教养等纳入其中,建立一套独立的符合未成年人司法理念的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 邢吉华

文化建设

支持博物馆(美术馆)国际合作办展

随着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形势下,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合作大大增加,仅由中央国家机关所属单位主办的文化交流活动已不能满足中外文化交流的需求,而各地博物馆(美术馆)主办同类活动的能力和水平也日益提高,所以应该将各地主办的同类活动纳入海关的服务对象之中。由于博物馆(美术馆)引进外展或合作办展中的展品基本为珍贵文物和艺术品,面对高额的保证金,地方博物馆大多无力承担,而地方财政、银行也不可能有专项经费预算用于担保。

国家海关总署对国际合作较多的重点博物馆(美术馆)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国际合作展览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中国的现状和博物馆(美术馆)存在的困难,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帮助博物馆(美术馆)解决这一问题,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健康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 赵丰

加快文化安全立法

文化安全是先进文化发展和繁荣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一些对我国英雄事迹进行辱骂、亵渎、否定、虚无等事件时有发生,严重误导青少年,侵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执政党精神遗产及民族文化。此类问题虽有主流媒体予以政治道义批评谴责,但并未形成完善法律机制规制此类事件,今后遇此类问题仍显文化保护的法律困境。

一是加强文化安全教育,牢固树立“文化安全,人人有责”的观念,努力强化全民的文化安全意识;二是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法规及有效防止有害信息通过网络传播的管理机制,健全通过信息网络引导和鼓励全社会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激励机制;三是加强文化产业化管理,制定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惩治破坏国家文化安全行为的法律法规;四是加强文化安全队伍建设,依法建设适应文化安全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队伍,为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 赵曙光

民生保障

推进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

截至2015年底,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0.5%,已经超过国际老龄化标准。预计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2.48亿,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2%。同时,失能老人数量持续增加,目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总数已达4023万。老龄人口众多、失能老人数量持续增长给我国社会养老带来巨大的压力。农村地区的老人们不仅仅存在“养”的需求,对“医”的需求更大。目前农村地区在推进“医养结合”工作中仍存在问题:一是农村地区医疗服务机构单一,缺乏专业医疗护理人员;二是“医”与“养”尚未有机互联。探索农村“医养结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创新“医养结合”服务模式,避免资源浪费。

各级政府落实“兜底式”养老服务保障政策;完善农村地区医疗设施,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各级民政部门支持社会力量介入,尝试打造“医护养”结合的综合性服务项目。

                                                                                ——全国人大代表 袁红梅

建立失业保险个人账户

多年来,失业保险中个人缴费部分一直未建立个人账户,随着缴费年限逐步延长及缴费基数逐年上涨,失业保险投入与回报不对等的现象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多数职工个人长期缴费直至死亡或退休却享受不到失业保险带来的任何补助;二是个人缴费的高低与失业期间待遇也未挂钩。

建立失业保险职工个人账户:一是参照养老保险管理模式,职工正常工作年龄内未失业的,在职工退休或死亡时,将失业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全额返回职工本人,对曾领取失业待遇的,部分返还职工;二是参照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管理模式,主要考虑到职工领取失业保险的条件是企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因此按照责任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只由单位缴费,个人不缴费。

                                                                                 ——全国人大代表 么志义

科学管理和使用个人信用报告

诚实守信不仅是现代契约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但是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为了追求利益不讲基本的道德诚信,不仅丧失了传统美德,也扰乱了社会秩序和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全面建立诚信制度,让失信者付出代价也成社会普遍共识。最近几年,由中国人民银行建立和主导的个人信用报告制度对促进社会公众诚实守信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这一制度也存在诸多问题,必须加以解决,让个人信用报告制度发挥更大的作用。

彻底改革目前个人信用报告记录的内容,缩短个人信用报告信息更新时间、拓宽报告获取渠道,拓宽个人信用报告使用范围,打通信息孤岛,实现信息互通共享。条件成熟后,及时制定《个人信用管理条例》,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更加统一、权威和稳定地推动社会诚信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 仰协

大力推动全民健身加快建设健康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国内外研究表明,在运动健身中如果多投入1元钱,便可能在医疗中减少7~8元的投入。因此,加强全民健身工作,推进健康关口前移,对于加快建设健康中国、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医疗负担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大力宣传引导,深入宣传终身运动理念,建立全民健身激励机制,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解决“想健身”问题;二是完善健身设施,解决“哪健身”问题;三是加强政策扶持,解决“能健身”问题;四是强化技术指导,解决“会健身”问题;五是健全体制机制,构建“大群体”格局。

                                                                                 ——全国政协委员 林智敏

建设制造强国

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

在经济新常态下,应通过全局统筹、分业施策、自主创新、供给改革等措施,推动量大面广的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全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制造强国”。制笔行业的自主创新突破启示我们,必须推动量大面广的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一是坚持自主创新路,改革发力供给侧,发挥科技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二是找差距补短板,攻克难关抓落实,国家应根据差距和短板编制重点产业技术攻关目录;三是勇于啃“硬骨头”,敢于用“自家货”,以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中国乃至世界标准为目标,发挥社团组织、领军企业在资源整合中的积极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 徐晓兰

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打造更多“大国工匠”

要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跃升,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打造更多“大国工匠”是当务之急。

一是切实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举措落实到位,把建设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尽快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二是构建高素质产业工人培养体系,加强职业技能教育的财政投入,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制定实施企业职业教育的激励政策,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三是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切实畅通产业工人发展通道。

                                                                                 ——全国政协委员 李守镇

加强金融支持,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近几年我国制造业出现“空心化”现象,部份原因是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盈利水平的悬殊反差,吸引越来越多资源“弃实投虚”。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衡,对整个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应通过加强金融支持,帮助制造业转型升级。政府加大对新装备、新材料、资讯技术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建立“银行+政府+担保+保险+创投+科技服务中介”统一综合的科技金融体系,加速筹集资金,为企业转型创新提供安全、便利的融资途径,进而驱动传统制造业企业和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转型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 陈智思

脱贫攻坚

创新驱动背景下加快推进电商扶贫

目前,我国已有多个省市通过在贫困村设立电商扶贫实验基地、加快建设贫困乡村电商服务站点等方式迅速提高精准扶贫的效益和规模。但是在电子商务和精准扶贫的结合上,还存在未形成电商和扶贫有机融合模式、缺乏电商扶贫详细规划、市场配套设施滞后等问题。

对于创新驱动背景下加快推进电商扶贫,一是突出制度引领,加快制定推进电商扶贫的政策意见;二是强化工作创新,加快推动电商扶贫与县域经济融合发展;三是注重人才培养,加快培育电商扶贫的核心群体“新农人”;四是完善金融支撑,加快提升电商扶贫的金融服务意识和水平;五是培育氛围环境,加快营造电商扶贫的社会共识和全民参与;六是创新支付方式,加快建立社会扶贫综合网络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 梁伟华

立足资源禀赋,大力支持贫困地区特色农业发展

由于发展底子薄、经济基础差,贫困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存在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精细加工能力不足、品牌效益差、融资渠道不畅等诸多问题。

一是帮助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理顺融资平台;三是支持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园区,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四是适当降低贫困地区土地政策门槛,增加贫困地区发展用地指标;五是在特色农业品牌建设上向贫困地区适当倾斜;六是加大智力帮扶力度,提高贫困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增强产业效益。

                                                                                ——全国人大代表 杨娟娟

完善工作机制,实现光伏扶贫

光伏扶贫是我国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是有效促进贫困户增收和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发展时间短,技术和运维要求高,建设管理缺乏成熟标准和经验,光伏扶贫产业发展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健全统筹协同的责任机制。光伏扶贫点多面广,构建统筹协同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是关键。二是健全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贫困户准入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和定期通报机制、建立贫困户的收益保障机制。三是健全标准规范与工作机制。地方政府制定光伏扶贫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尽快出台光伏扶贫装备技术指导标准。四是制定统一的光伏电网接入技术要求和规范。五是健全人才和技术服务保障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 李士强

设立旅游扶贫基金,助推贫困地区旅游产业发展

我国70%的优质旅游资源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边境地区和革命老区等贫困地区,在全国12.8万个贫困村中,至少有50%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受制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财政收入,贫困地区公共基础设施配套落后,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开发。

国家财政部设立全国旅游扶贫基金,将基金放在国家旅游局,用于支持贫困地区的旅游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改善、旅游人才培训、旅游宣传推广等。旅游扶贫基金是一项用之于民的建设基金,能补充扶贫地区开发建设经费不足,提高扶贫地区居民旅游市场参与度,达到旅游产业精扶贫的目的。

                                                                                ——全国人大代表 黄细花

上一页 1 1下一页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
标签: 热点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