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基层干部如何提升非权力影响力

【摘要】乡土变迁中经济形势的变化,乡村信息的发达,以及乡村人员流动的加剧等诸多情势,要求基层干部必须重视非权力影响力的培育。而要提高基层干部的非权力影响力,可以从培养优良的作风、坚守崇高的品格、秉持公正的立场、积累广博的知识、增强为民办事能力诸方面着力。

【关键词】乡土变迁  基层干部  非权力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加速,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改观。乡土变迁给基层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难题,基层干部行使权力必须随着乡村变化而相应改进,才能更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更好进行基层治理。在这个过程中,基层干部完全依靠权力的影响力来开展治理的难度日益严峻,非权力影响力的作用越来越大。

基层干部非权力影响力的内涵

基层干部事务庞杂,一方面,“上头千条线、基层一根针”,上级各个部门的各种安排、部署、措施、规定需要基层干部抓好落实。另一方面,由于基层干部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各种利益诉求、争执矛盾突出,各种纠纷、矛盾需要调解,各种突发事件需要处理。在此情形下,基层干部的非权力影响力日益重要。

国家机关的干部影响力可以分为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干部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其岗位职责赋予其相应的行政权力,通过行使权力实现岗位职能即权力影响力。权力影响力和其岗位或者说职位相关,身在其位,则可行使岗位权力,获取相应的权力影响力,不在其位,则权力影响力自然消失。非权力影响力是干部通过自身威望、素质、能力等方面的因素,使下级或管理对象表现出信任、佩服等心态,自觉配合其开展管理。非权力影响力不是因为干部的权力而获得,下级或管理对象并非出于对行政权力的被迫性顺从,而是出于对其个人所展现的威信、能力、品德等方面因素导致的崇敬或佩服而顺从,这种顺从不具有强迫性。

在我国行政体制中,乡镇机关是最基层的国家行政机关。这一层级的特殊性在于其上级的县、市直到省级机关,其管理内容通常较少直接面对人民群众。上级县、市以及省级机关的工作针对其下级机关及工作人员进行安排部署,该过程通过下级服从上级的权力影响力得到贯彻落实。最基层的乡镇行政机关,很多工作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对于体制外的群众,以及群众自治机构的村民委员会,与乡镇级国家行政机关事实上并没有上下级关系,并不能完全通过下级服从上级式的权力影响力实现管理措施的落实。在此情形下,基层干部通过其威望、能力等非权力影响力因素实现乡村治理至关重要。

乡土变迁过程中对基层干部非权力影响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利益争端增加,各种矛盾纠纷更加复杂,处理难度加大,对基层干部的非权力影响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乡土变迁过程中,随着农村信息沟通的便利以及人员流动的频繁,要求基层干部必须重视非权力影响力的培育。

在乡村变迁过程中,最大的变化是乡村经济飞速发展,大部分乡村群众已经摆脱了过去为基本温饱发愁的状态,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物质条件的改善,使乡村群众的思想观念相应发生变化,群众的权利意识、法治意识日渐觉醒。因此,纯粹用权力影响力开展强迫式乡村管理面临越来越大的反弹压力。同时,国家各种惠民政策的出台,基层干部承担着惠民政策所涉及的各种项目、利益的分配。在政策制度和惠民措施的落实过程中,基层干部只有培育更高的非权力影响力,才能在各种利益分配过程中得到群众的认可,进而杜绝“以权谋私”声音的质疑。

在信息闭塞时代,基层干部发挥着“上传下达”的中介作用,上级各种政策需要通过基层干部的宣传来完成,基层干部因此占据先机,为积累非权力影响力提供了便利。随着交通的便利,农村信息沟通、人员往来,以及网络手段诸如微信“朋友圈”的发展,乡村“舆论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某些负面信息可能使乡村群众,特别是青年群众,对基层干部产生反感甚至敌视的心态。与此同时,某些谣言的传播也可能损害基层行政部门和基层干部的形象。因此,乡村信息化对基层干部非权力影响力提出新的挑战。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基层   影响力   权力   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