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基层干部如何提升非权力影响力(2)

乡土变迁的重要体现是人员流动加剧,市场经济的繁荣使物资和劳动力的流动更加频繁。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乡村外出务工人员规模庞大。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群众到乡镇小城镇居住的现象日益普遍。人口流动造成基层干部在乡村管理中需要面临大量的外来人口,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基层干部在乡村治理中的“熟人社会”模式,对基层干部的非权力影响力提出更高要求。

如何培育基层干部非权力影响力

提高非权力影响力,首先要切实培养优良作风。基层干部经常和群众直接打交道,作风优良的基层干部自然得到群众认可。基层干部在处理各种事务,特别是在直接和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一定要敢于担当,不推诿,热情服务,主动作为,真心实意帮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进而获得更大的非权力影响力。

随着各种思想、观念的冲击,个别乡村出现了一定程度道德滑坡的现象,但绝大部分乡村群众明是非、辨善恶,极为看重道德观念。基层干部要牢记自己的干部身份,牢记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坚守道德底线,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吃的饭不吃。在坚持的过程中获得非权力影响力。

随着国家对乡村建设的重视,乡村项目建设、民生福利项目日益增多,承担着代表政府落实国家惠民政策的基层干部,在各种利益分配过程中,应当秉持公正立场,公平公正,使人信服。在调节各种矛盾纠纷、利益纠葛的过程中,一定要秉持公正立场,不偏袒任何一方,依法依规、合情合理。在工作中,要把公共利益作为首要考量,真诚地关心群众疾苦,关心群众利益,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

在乡土变迁背景下,乡村管理所需要的知识越来越多,基层干部加强学习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保持学习意识,及时学习各种新理论、新知识,及时掌握各种新政策、新信息,使自己的知识库永远和时代的节拍同步。在群众眼里,基层干部就是代表国家、代表政府,如果有问题,基层干部能为他们详细说明、解读,自然就会获得强大的非权力影响力。

乡土变迁过程中,群众对基层干部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越来越注重基层干部为民办事的“实效”。基层干部应通过努力为群众谋福利、为群众办实事,进而获得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只要基层干部心中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发自真心地关心群众疾苦、关心群众利益,一心一意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必定会赢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因此,基层干部要培育出强大的非权力影响力,就要努力增强带领群众致富、为群众谋利益的能力,能够给广大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切切实实改变乡村面貌,使乡村更加富裕、文明、和谐。

(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①金辉、陶建平:《我国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乡土化特征及破解》,《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②唐平秋、韦伟光:《我国领导干部政绩评价结果运用研究》,《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③王颖、刘爽:《新时期我国地方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生态困境及对策》,《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责编/张蕾    美编/杨玲玲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基层   影响力   权力   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