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庸》指出人内在的德性与外在的道是联通的,应通过择善固执、自明和慎独等修身方法实现道德。现代大学德育应该批判性地借鉴,充分提升大学生道德自觉的能力,使其成为道德自觉的主体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关键词】《中庸》 道德自觉 德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80年代,主体教育理论在我国兴起,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问题备受关注。事实上,中国早在古代就认为道是规则、规范,德是将规则规范内化后进行践履所得。《中庸》作为儒家经典,凸显了道德自觉的重要性,对于当前道德教育主体性理论构建有借鉴意义。
《中庸》在联通天与人的过程中,赋予了人道德自觉性
《中庸》倡导的道德准则是“天”。一方面,其来源于“人性”,反映了人性的特征,是人的价值投射;另一方面,它又对人进行着道德约束。显而易见,《中庸》在联通天与人的过程中,赋予了人道德自觉性。而作为道德准则的“天”具有“中和”和“诚”两个主要特点。“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第一章》)人能致“中和”和“至诚”是因为这两个“天”的特点都是人最本真的道德性。因此,道德自觉的过程就应该包括:一是对由人的内在道德性决定的宏观道德准则“天”有所体认,在《中庸》中就是对“中和”与“诚”的认同。二是对“天”这一宏观准则下的具体道德规则有所认识,在《中庸》里就是遵从“仁、智、勇”三达德。三是对人当前所处的道德状况有所知觉。四是自觉坚守准则和规则,用规则来修身。
道德自觉的方法:择善、自明、慎独
《中庸》认为人性本身就具有道德意义,但是由于每个人个体差异,使得有些人无法察觉到自身内在的善与诚。因此,要回归内在本质的善,必须从内在找根据,以维护、完善和成就主体自身的德性为归宿。从“中庸”二字的解释也可以看出,“中”是诚、善内在于心,“庸”是发用内在的道德,要达到“庸”必须从“中”出发,即从修身开始。修身是道内化为德,德彰显道的起点和关键,是成己和成人的基础。修身方法本身体现的就是一种道德上的自觉,其具体方法如下:
择善固执。择善、固执包括了体认和坚守两个方面。择善,意味着必须体认宏观道德准则和具体的道德规则。其中,宏观道德准则是指人的内在德性所决定的“天”——它有着“中和”和“诚”的特征,必须将其当作道德自觉的目标。微观层面的道德规则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和朋友五项人伦关系和仁、智、勇三种德性。之所以人应该毫无保留地遵守人伦规则,是因为这些规则皆来源于人的本性。固执,表明必须坚守所体认的宏观道德准则和具体道德规则。《中庸》认为体认到德性和规则并不足够,还必须坚持下去。而对善的坚守一直就是非常困难的:“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中庸·第三章》)“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中庸·第七章》)虽然有困难,但人坚守道德又不是不可能的,比如颜回就是一个榜样。“回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中庸·第八章》)因此,修身要求人坚持而不停止。“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中庸·第十一章》)
自明,指知道自己当前所处的位置和道德状况,它有三部分的内涵。其一,素位安分。即每个人都要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应该做的事情,这样便是道德。这一思想根源于外在世界是人内心的价值投射的观点,即外在“礼”是内在“人性”的外显,因此人应该天然认同外在秩序、等级,安分守己。它可以使主体不为外界处境所困扰,内心保持平和,对于调和内外矛盾非常有用。但另一方面,它又会使人缺乏道德反思批判精神,人的创造性不能被充分发挥。其二,时刻自我反省、知己之所不足。其中,举了孔子的例子来说明人应该从自身找原因,从自己出发来修德。其三,从小处、从自身出发来完善自己。“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中庸·第十五章》)自明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要从日常小事、从离自己近的地方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