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百多年前清末的“留学热潮”,实为中国社会内部在西方冲击下出现“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呼声,但是却被清廷拖延、积压,推迟了60年后才集中迸发。在时代变动之际,能否以开放心态了解世界情势,借鉴先进文化,并能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协调机制,善用人才更新与制度更新两个杠杆,实现社会的顺利转型,是清末“留学热潮”留给我们的历史启示。
【关键词】留学 清末新政 社会转型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以工业化为先导的现代文明起源于西方,通过殖民扩张等方式传播于世界。向西方先进国派遣留学生,作为学习先进文化、培养新型人才以寻求本国生存发展的捷径,是后发国家现代化起步阶段的一项普遍举措。各国留学举措的时机、路径、形式及功效各有不同,对本国现代化进程也产生了不同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国家命运。中国近代留学始于晚清,到清末出现“留学热潮”。留学生群体成为撬动清朝覆亡、民国创生的一个杠杆,也成为清末民初承接政权更迭、制度更新、社会转型的人才桥梁。
洋务留学,起步迟缓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坚船利炮打败清军,轰开中国大门。千百年自视文明优越的中国,第一次遭遇优势强敌的挑战。如何应对?早在战前,广东前线与“洋夷”交手的钦差大臣林则徐,收集翻译外国书报,“开眼看世界”,了解对手;继其后魏源编撰《海国图志》,介绍西国情况,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但坐享二百年祖业、承受盛世余泽的清廷君臣,在外来强敌打击面前,临事仓皇失措,事后不思应对,在“洋夷”炮火下签订了割地赔款、开口通商的屈辱降约之后,又掉头沉溺于因循自闭、固守祖制、虚妄自大的迷梦之中,“开眼看世界”与“师夷长技”的呼声无人再理会。遭遇西方近代文明冲击后第一次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契机由此丧失。
20年后,英法联军再携坚船利炮来犯,北上攻入京城,火烧皇苑圆明园,帝后狼狈出逃,几遭灭顶之灾,才有新起的地方实力汉臣曾国藩、李鸿章等,醒悟到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始着手“师夷长技”,购买仿造洋船洋炮,兴起洋务运动。但船炮购买容易,开船用炮的技术人才则举国无人,洋务官员又开办洋务学堂,聘洋师、招学生,培养技术人才。但世人读书皆以科举入仕为正途,鄙视“洋务”,招生素质低下,洋师也品类不一,国内养成人才成效难期,缓不济急,人才缺乏成为困扰洋务官员的一大难题。
直至1870年,曾国藩、李鸿章接受早年随美国传教士留美归国的容闳提出的建议,奏准选派120名幼童分批赴美留学,以期培养高质量西学人才。第一批幼童于1872年启程赴美,是为中国近代官派留学的开端。然而这一起步,已经距鸦片战争时“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先声过去了30年。
幼童留美开创先例之后,1877年至1886年间,北洋大臣李鸿章与南洋大臣沈葆桢等,又陆续奏派四批船政学生和北洋学生共80余人分赴英、法、德等国,学习海陆军事及船舰修造。三年学成归国,分派南北新建海军及洋务厂局、学堂等处,成为技术骨干。随着北洋、南洋、福建海军渐次成军,派遣留学也逐渐停止。但1884年中法战争,福建海军几乎被法军全毁;1895年中日战争,北洋海军又全军覆灭,作为两洋海军骨干的留欧学生大多殉国,“专事专用”的洋务留学以失败和悲剧告终。
维新“热议”留学,清廷只许“自办”
中日甲午一役,清廷投入巨资、洋务官员苦心经营三十余年,引进西方技术装备训练的海陆军队,被几乎同时起步、武器装备也大致相当的东邻小国日本打得一败涂地,被迫割让台湾、赔偿巨款。举国上下为之震动,朝野官绅大受刺激,维新思潮勃然兴起。曾随使日本的黄遵宪编撰《日本国志》,介绍日本明治维新经验,指出日本明治初期派遣成百上千人到西方留学游历,回国后皆成各界栋梁,甚至执掌国政,主持维新,使日本迅致富强。此书于中日战败后刊行,迅即风行全国,成为维新启蒙书。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上书、办报,呼吁改制变法。仿效日本、学习西方、变法维新、寻求富强,成为越来越多开明官绅士人的共同呼声;办学堂、派留学、学西学、改科举,成为报刊舆论和官员奏章热议的话题。一些地方官绅开始自筹经费,自办学堂,着手选派人员出洋留学。但主持朝政的王公大臣及京内部员,依附旧体制生存,保守气息浓厚,面对地方官绅的改革诉求,既不敢公开压制,又顾忌触动利益群体,惧怕由变生乱,于是一味敷衍推拖,对于地方办学、留学的奏请即批复允许自办,对于涉及中央政策制度改革的提议,则以“窒碍难行”而驳回了事。
张之洞是后起的地方洋务大员,在先后任职两广总督(统广东、广西)和湖广总督(统湖北、湖南)期间,大力兴办洋务事业,练兵、建厂、办学,成绩显著。在1895年短暂代理两江总督任上,奏请设立南京西学堂和陆军学堂,奏派南京学堂40名学生赴欧洲留学。甲午战败李鸿章失势后,张之洞成为清廷最为倚重的地方汉臣。张之洞对康有为等“激进维新派”不完全赞同,但主张温和改革,是开明地方官绅拥戴的“稳健改革派”领袖。1898年春夏维新思潮高涨之时,张之洞写成《劝学篇》,标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宗旨,提出学习西学、融合中西、改革教育制度的“温和改革方案”。主要措施有三项:一是多派留学。留学地首选日本,因路近费省、汉字相通、风俗相近,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二是广设学堂。从京城到各地方省府州县,分设大、中、小学三级学堂,兼习中西学,建立新学教育体系。三是变科举。科举考试加入西学内容,以新学取士任官。《劝学篇》上呈清廷,正值光绪帝联合维新派实行“变法”,阅后大为赞赏,谕令刊印数百份发各省督抚、学政等京内外官员,并陆续下达办学校、改科举、派留学等变法诏令,留学、办学、改科举等改革方策借皇权之手而普及官场。然而好景不长,光绪“变法”百日而亡,慈禧等保守派重掌朝政,“变法”谕令失效,张之洞这套“温和改革方案”也被搁置一旁。此后几年间,只有一些地方官绅零星自筹自办学堂,费用较高的派留学只有少数几起,办学堂、派留学的制度改革再次被拖延下来。
清末“新政”,掀起“留学热潮”
甲午战败仅隔五年,义和团排外之乱及清廷昏乱应对又致八国联军侵华,北京再陷,帝后西逃,东南诸省督抚联合“抗旨”不参战,清廷再签丧权辱国降约。此时的清廷在朝野官民心目中已威信尽失,而列强环伺叫嚣瓜分,亡国灭种之危急迫,举国官民群情激愤,变法改革、救亡图存呼声高涨。躲在西安的慈禧集团内外交困、走投无路,统治岌岌可危,在内外舆论的催迫下,只得于1901年1月下诏宣布“变法”,以示振作,谕令内外官员上奏“新政”办法。7月,外官领袖鄂都张之洞与江督刘坤一联名上奏“变法三折”,首上之策即是教育改革:广兴学校、奖励留学、新学科考。其后又提出一系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改革措施,成为指导清廷“新政”的纲领方案。此后由清廷主持的“变法新政”渐次展开,热议多年的办学校、派留学、改科举,开始作为“国策”正式进入实施阶段。9月,清廷下诏“兴学”,令全国各地广设大中小三级学校。兴学师资缺乏,留学育才更形迫切。清廷又令各省选派学生出洋留学,宣布学成归国赏给进士、举人出身,并选任官职。出国留学开始走上制度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