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文史 > 正文

清末“留学热潮”回望(2)

社会上下鼓荡多年而受到压抑的“学习西方”呼声,在“救亡图存”激发和清廷政策的鼓励下开始迸发出来。各地兴起办学热潮,出洋留学也与日俱增。1901年四川派出22名学生赴日留学;1902年清廷派八旗子弟出洋留学,直隶总督袁世凯派陆军学生55人赴日留学;1903年张之洞派江南水师学堂16人赴英、德留学,京师大学堂派出47人分赴日本、欧洲留学。1905年科举正式废除,科举入仕旧路已断,留学成为读书人升进捷径。在此前后,全国大多数省份都已派出官派学生出国留学。与此同时,越来越多无缘获选官派留学的有志青年,在家族亲友资助下自费出国留学。一时间,上下协同、官民合力,各地士人学子纷纷束装出洋,掀起“留学热潮”。

“留学热”主要是“留日热”,因路近费省、文化相近,吸引了大批官派和自费生前往留学。一批批青年学子,兄弟携手,同窗结伴,引朋呼友,接踵而来,还有女子留学、老年留学、父子留学、夫妇留学,留日学生人数成倍增长。据统计,1901年在日留学生270人,1903年达到1300人,次年增至2400人,1905年更激增至逾万人,1907年留日学生人数达到高峰,达1万5千人。此后留日学生陆续回国,在日留学生人数开始下降,1909年还有3-5千人,民国成立后的1912年降至2千人以下。在此期间,还有留美留欧学生。留学美国1908年前后约300人,自1909年开始庚款赴美,每年选派数十人。到1911年,留美学生650余人,此外还有少量赴欧留学生。

留美、留欧由于旅费、学费高昂,学生多为官派,进入正规学校,多学科技实学。留日学生则官费、自费约各占一半,多数集中在东京,进入各类学校,多习文科,最为集中的是政法、师范、军事三门。留学年限不一,有的数月、一年即归,有的长至三四年。对于这批为数逾万的出洋留学生,朝野上下寄予厚望,视为开创各项新事业的新人才、中国走向富强的新希望。

新人才与旧朝廷,社会转型的推手与桥梁

留学生走出国门,看到崭新的外部世界,接触先进文明文化,视野眼光为之一新,思想观念为之一变,深切感受到祖国与先进国的差距之大,对清廷的落伍保守与腐败无能也更加不满,“留学救国”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留日学生人多聚集,声气相通,纷纷办报刊、组团体、翻译书籍、集会演讲,传播新知识、探索新思想。热血青年,关心时政,探讨改革,相互论辩,改良派主张渐进改革而行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推翻满清帝制而建立民主共和。随着对清廷“新政”日渐失望,倾向革命的留学生日益增多。1905年早年留洋的孙中山与留日学生黄兴等在东京组织革命团体同盟会,走上武装反清道路,陆续有近千名留日学生入盟,成为革命团体的主体与骨干。

留学生回国后进入多个行业,最为集中的是政界、教育界和军界。1905年至1911年,清廷共举行七次留学毕业生考试,总计约1400人合格,被授予举人、进士出身,其中留日学生占90%以上。有近千人被授予官职,大部分被分派入中央新设的学部、外务部、民政部、法部、农工商部等任职。在地方各级新政部门、咨议局中,也有不少留学生。他们成为清末民初推进各项新事业的基干力量。孙中山带领以留日学生为主体的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满清帝制,创建中华民国。军界形成留学生新军官群体,是辛亥革命各地领导起义的骨干。教育界各级学校的师资教务人员,留学生聚集,成为清末民初新教育体系的创建者,高等院校涌现出第一批科技文化精英人才。留学生翻译出版大批书刊,大力引进西学新知,成为新文化和新知识体系的奠基人。遍布各行业的留学生,在清末民初政权更迭、制度转换的剧烈变革中,成为承接社会转型、由旧入新的人才桥梁。同时,他们身上带着旧时代的痕迹与先天缺陷,也给中国新事业及社会发展打上了深刻烙印。

回望一百多年前清末兴起的“留学热潮”,实为中国社会内部在西方冲击下产生“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呼声,但是却被清廷拖延、积压,推迟了60年后才集中迸发。清主政者在旧制度耗尽一切能量而走到绝路之时,才开始人才更新与制度更新并举。社会急速转型,而主政者却走在改革末尾,被自己手中培养的新人才远远甩在后面,使之成了清廷与旧体制的掘墓人,同时也为新制度、新时代提供了一批开拓者。如果这个“留学热”早来60年、40年甚至20年,近代中国的命运可能大不一样。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参考文献】

①顾明远主编:《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②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

③尚小明:《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责编/王妍卓    美编/宋扬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