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洋时期,民族工业开始勃兴,虽经历了“一战”期间的短暂繁荣,却仍面临外资企业的残酷竞争。外资企业在政治、税收、管理等方面存在优势,企业利润率普遍高于民族企业,然而民族企业与外企的员工薪酬却并无显著差异,这也客观上导致其劳资纠纷频发。
【关键词】北洋政府时期 外企 劳资纠纷 薪酬差异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北洋政府时期,中外企业在中国的发展环境不同,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等也不尽相同,其利润率也因所属行业、地域范围而出现不同。从理论上来说,两种企业薪酬水平应该存在显著差异,然而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其中缘由值得探究。
北洋政府时期外资企业发展虽受“一战”影响,但外资企业数量依然有增无减
北洋政府时期是近代中国社会剧烈转型的关键时期,不仅在向西方学习上实现了由器物和制度的简单层面到思想文化层面上的深层飞跃,且在生产方式层面上开始步入由传统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型的初期快速发展阶段。为此,北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私人资本的投资环境也得到显著改善。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民族资本投资环境相对优良,华商企业获得了极大发展。从农商部注册的顺序号码来看,自1912年民国成立到1927年11月为止,全国批准设立的工业企业共有1627家,平均每年102.8家。从注册情况来看,民族企业经营领域涉及纺织、矿业、机械、化工、电业、火柴、航运、医药,以及农、林、牧、渔等行业。总体来看,此间民族企业发展主要集中于轻工业领域,其中以纺织业和面粉业最具代表性。“一战”爆发后,西方国家忙于战争而相应减少了对华面纱出口量,从而为民族纺织业发展提供了市场契机。
此间,外资企业虽因西欧诸国陷于一战而无暇东顾,开办势头相对下降,然日美企业开办数量却相应增加。1895年后,直到20世纪初的最初几年,外资企业数量并未因《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的规定而迅速增加。近代外资企业数量的迅速增加主要开始于辛亥革命前的几年,且即便受“一战”影响,北洋政府统治期间,西方国家在华开办企业的势头有所下降,但因日本等国投资,外资企业数量依然有增无减。
北洋政府时期,以纺织企业为主的日资企业数量显著增加。以上海为例,自1918年上海税则委员会修改面纱进口税率后,日资纱厂数量急剧增加。截止1927年,上海共有中外纱厂119家,其中日资42家,占比超过35%,英资4家,仅占3.4%。其他行业中,诸如瑞士火柴、英美烟草和美孚煤油等都是北洋政府时期在华外资企业中具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生产企业。
北洋政府时期外企利润率明显高于民族企业,但薪酬水平并无明显差距
北洋政府时期,外企因规模较大,管理先进,且能面向国际市场优化其生产要素,故一直对民族企业构成竞争压力。加之,外企在华拥有政治以及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条件,故其利润率整体来说要高于同行业中的民族企业。然而除高层管理人员外,普通员工薪酬却并无明显差距,乃至略低于民族企业。
一方面,北洋政府时期在华外企年均利润率显著高于民族企业。员工薪酬高低虽然要符合市场价值规律,但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特定发展条件下,其主要由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物流成本等因素决定的利润率确定,即企业利润率越高,其薪酬一般相对较高。据南开大学关永强博士对晚清民国以来保晋煤矿、新中工程公司、寰球铁工厂、招商局和上海机器厂等数十家民族企业的年均利润率作出的统计估算显示,北洋政府时期,民族工矿业的年均利润率基本维持在5%-25%之间,少数民族企业的利润率高达40%,亦有部分民族企业亏损或艰难维持。整体来看,其平均利润率在18%左右。北洋政府时期发展最快、投资兴办最多的纺织业,其平均利润率为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