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实践,而要使它成为公民自觉接受和遵从的价值观,更需要培育。通过宣传、引导和公民的道德实践体认,让公民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特的魅力,从而在内心深处对它产生一种认同。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强大的道德力量。
【关键词】以德治国 执政伦理 公民德性 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并把其作为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的原则。从执政伦理维度讲,以德治国就是在执政伦理的导引下,激发和调动公民达到幸福生活所必须的品性,并使德性成为人们的习惯,上下同心,共同缔造美好精神家园。
以德治国视域下党的执政伦理导引和公民德性化育的伦理依据
唯物史观认为,道德作为一种价值观、规范和精神品质,属于思想上层范畴。它是一种非制度性约束力,对于法律的顺利实施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从执法过程来讲,道德是文明执法、公正执法的基础,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结合,要求执法者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公正行使自由裁量权。从而使国家治理能够有效表达和保证人民的利益,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治国方略。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一直秉承执政为民的伦理价值追求,形成了关于执政合理性、正义性的价值认知,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政党成员和公民的道德要求。党自身从多重伦理关系维度中增强其感召力:执政为民的责任伦理,为政清廉的行政伦理,与其他党派肝胆相照的坦诚伦理,国不分大小的平等伦理,永不称霸的厚道伦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
从伦理发生学的意义上讲,道德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通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而达成。那么,一般公民的德性化育之伦理依据又在哪儿呢?
德性是指一个公民所具有的一切好的道德品行的总和。影响公民德性的因素有性格、情感、意志、个人经历、教育、环境等。德性只能在后天获得,其中,教育所起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正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人超越了动物性,并最终造就成为知性和德性统一的“理性动物”。从这样的意义上来讲,执政伦理的导引对于公民德性化育的积极意义不言自明。我们有时候所采取的方式容易引起公民的排斥,原因可能在于:一是对于好的伦理价值观尚未达成一致性认同;二是教育的方式方法过于简单化,尤其是对被教育者使用“灌输”方式的时候,容易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捍卫意识。不管是哪一种原因,至少可以从反面证明,人都有成为高尚的有德性之人的内在诉求。现实生活中出现一些缺德之人不足以从整体上否定人的这种内在属性,这就为道德教育提供了伦理依据。
党的执政伦理主张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弘扬
在“以德治国”的视域下,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一整套清晰的执政伦理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公平与正义的理念,民主与平等的理念,自由与和谐的理念。并且进一步将这种蕴含着人文关怀的执政伦理理念和价值追求,外化为制度伦理,实现了从观念形态的德性伦理向制度形态的规范伦理的转换。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阶段,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及时跟进,就有可能走上改旗易帜的邪路。党的执政伦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统一的。它们在精神发祥上同根同源,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党的历史发展和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中生成;在伦理品格上同质同型,都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展现了新时期中国最广大人民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在相互关系上同构同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又有时代精神的升华。
价值观念上的倡导。通过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活蛰伏于公民心灵深处的道德期盼,增强党在意识形态和道德生活领域的领导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既体现了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关系状况与个人的相关性,也暗含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伦理要求;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表明这些词语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品,资本主义社会只在工具理性层面上使用,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在价值理性层面上实现超越;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既发掘了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资源,又对新形势下每个中国公民提出了基本道德要求。
行为方式上的劝导。市场经济的运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欲望膨胀、人情冷漠、行为失范等现象,如不及时规约,可能使小部分人沦为物欲侵蚀的躯壳,以致消解“中国梦”的完整性。通过执政伦理的劝导,告知人们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能够为人们提供行为选择的价值评判基准。
舆论舆情上的引导。中国共产党掌握着强大的新闻舆论和网络媒体资源,借助于此,可以有效地对其认可的价值观加以宣传。对于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文化产品,可以大力宣传、弘扬甚至褒奖;对于不健康的价值观和网络文化产品,可以通过曝光、禁止传输等方式加以治理。
以德治国视域下公民德性化育的路径选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实践,而要使它成为公民自觉接受和遵从的价值观,又需要培育。通过宣传、引导和公民的道德实践体认,让其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特的魅力,从而在内心深处对它产生一种认同。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强大的道德力量。
通过树立道德典范,增强伦理存在感体认。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普通群众中涌现出了一大批道德楷模,领导干部更应该率先垂范,发挥其在道德领域的价值引领和行为示范作用。正如习总书记所言:“领导干部的作风,历来是社会行为规范的风向标。俗语说,风行于上,俗行于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通过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供给,不断提升人们的文化品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进文化产品中,更容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感知、体认和接受。当前,高质量的文化精品仍然短缺,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随着社会整体受教育程度的改善,人民文化鉴赏力的不断提高和文化精品供应不足就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文化领域的主要矛盾。因此,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就显得刻不容缓。反过来讲,高质量的文化产品通过自身的道德规劝力和审美感染力,能够对德性化育起到正向推动作用。
通过公民的道德教育,增强精神免疫力。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多元化决定了社会成员思想的复杂状况。此时,如果主流的、核心的价值观不去统摄和占领,一些非主流的、消极落后的价值观就会乘虚而入。目前特权思想、人治思维、裙带关系、等级门第观念、男尊女卑意识依然有一定市场,西方拜金主义、精神颓废、奢靡的生活方式腐蚀着人们的灵魂,构成对以德治国方略的极大侵蚀。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显得必要而且紧迫。
通过良性道德生态建设,创设美德滋养环境。良性道德生态,指的是道德体系内部各形态之间以及道德与经济、政治、文化之间平衡的、稳定的、有序的一种状态。通过良性道德生态环境建构,能够消除人们对道德参与的怀疑与冷漠,营造向善的道德生态氛围。通过社会的道德救济,使得好人有好报,催生好人好事的不断涌现,探索向善的道德生态机制。通过政府公益组织的完善和社会自愿者组织的培育,孵化向善的道德生态维护力量。通过携带着更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子的文化精品产出,营造向善的道德生态环境。
(作者单位均为西安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①孙向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3年第2期。
②习近平:《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党建研究》,2007年第5期。
责编/温祖俊 美编/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