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国脱欧,暴露了欧盟一直试图掩盖的问题与挑战。今天的欧盟,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上,所面临的挑战要比它成立之初更加艰巨。欧盟不再需要承受继续扩大的任务,欧盟需要回缩,需要重新制定考核成员国的标准,在自愿共识的基础上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关键词】英国脱欧 欧盟 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D73/77 【文献标识码】A
英国脱欧: 没有赢家的游戏
英国脱欧是对欧盟统一政策的重击,在很大程度上验证了对欧盟持有怀疑态度人士的观点,即欧洲一体化已经遇到严重问题,各个成员国需要审慎地重新考虑欧盟的未来。英国脱欧更加明显地暴露了欧盟一直试图掩盖的问题与挑战,迫使欧盟及其成员国不得不面对2017年的坎。
欧盟“三驾马车”之一的英国,曾经是欧盟决策重要的参与者与执行者,也是欧盟决策中与德国和法国之间重要的平衡力量。英国的脱离,好似釜底抽薪,使欧盟的声誉大损,人们对欧洲一体化信心受到严重冲击。受到英国脱欧的影响,爱尔兰也在考虑脱欧,并且有可能在未来的两年内会采取行动。这是因为爱尔兰自1973年加入欧盟以来,在40多年间,一直都是通过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享受欧盟的经济支持。但是,从2014年开始,爱尔兰就转变成欧盟资金来源的净贡献国。英国的脱欧行动导致的欧盟资金缺口将不得不由其他国家补充,也就是说,爱尔兰将在未来的数年间需要为欧盟提供更大数额的资金支持。而且,爱尔兰超过60%的贸易来自欧盟区之外的英语国家,美国和英国是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脱离欧盟并不会给爱尔兰带来难以承受的经济损失,反而可以获利。因此,一旦英国脱欧成为现实,将可能引起欧盟的逐步肢解,这是欧盟领导人极不愿意看到的情形,却又不得不思考和准备的。
另外,英国这一决定,很可能在未来的几年间也极大地削弱自己。北爱尔兰和苏格兰都已经表态要考虑脱离英国,谋求独立。英国苏格兰首席大臣尼古拉·斯特金在今年3月中旬正式公布了她谋求第二次苏格兰独立公投的相关计划。苏格兰曾经在2014年的公投中决定继续留在英国,但在英国脱欧公投后,由于苏格兰的大多数民众在公投中反对脱欧,所以,面对形势变化,苏格兰首席大臣提出重新独立公投的计划。如果苏格兰推行独立公投,将使英国造成巨大分裂,也会使其经济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几乎是在同时,一直主张独立的北爱尔兰第二大党新芬党也提出要尽快推动北爱尔兰举行独立公投。
2017年欧盟面临哪些挑战
欧盟自成立之日起,就胸怀远大抱负,但是现如今,欧盟所面临的挑战可能比它成立之初更加艰巨。
欧盟在21世纪初的几次东扩很难说是成功的。虽然东扩被强力推行,但是内部消化吸收却难以迅速实现。由于成员国在经济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相差悬殊,在经历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以后,有些国家暴露出严重问题。虽然近一两年欧盟经济复苏,但成员国债务问题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另外,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战争为欧盟带来了大量的难民。
近来在法国、比利时和德国发生的恐怖袭击都发现有借难民名义来到欧洲的恐怖分子。由于欧盟内成员国民众的信仰主要是天主教和基督教,与穆斯林的宗教与文化差别很大,随着穆斯林人口的增加,再加上教育和工作机会的影响,民众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增加。由于移民问题,越来越多的成员国出现右翼党派势力上升的情形。
从欧盟本身而言,其现有机制存在诸多问题,欧盟与成员国之间在政策形成和制定上关系复杂而又缺乏效率。欧盟在很多重大决策上必须与成员国共同商议,而成员国因为东扩后数目众多,利益难以协调,最大公约数有限,往往很难达成政策最佳方案。欧盟的发展历史,似乎就是欧盟与成员国之间讨价还价的历史。长期以来,欧盟在成员国民众心中就是一个巨大的官僚机构。由于对欧盟缺乏了解和信任,近年来,在很多国家都出现了反欧盟的情绪。
2017年,由于几个主要欧盟国家面临大选,选举结果将直接影响欧盟的未来。而且,以上所提到的种种问题,都会在大选中得以体现。换句话说,欧盟和成员国现有政府的问题越多,反对派的声音就会越强大。尤其是以反欧盟、反移民为代表的右翼党派,在大选中会赢得越来越多民众的认可和支持。荷兰、法国和德国今年的选举中,民粹政党预计将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荷兰维尔德斯的自由党在刚刚结束的大选中与其他两个党绑在一起,获得荷兰议会中19个席位。法国极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国民阵线的领导人勒庞预计将进入第二轮法国总统选举。而德国右翼民族主义政党德国另类选择党在2016年9月结束的一次地方选举中击败总理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成为当地议会第二大党,并预计将赢得联邦议院2017年9月的大选。
在众多右翼党派中,勒庞对欧盟的威胁最大。法国大选很快就要举行,但总统人选由于各种原因并不理想。目前看来,似乎没有哪个候选人有胜算的把握。因此,勒庞赢得大选的可能性并不是不存在。但是,勒庞长期以来明确反对欧盟,并且曾表示当选后将举行退欧公投。也就是说,一旦勒庞当选,法国很有可能举行脱欧公投,而公投的结果很可能是脱欧。这样一来,欧盟恐怕将失去半壁江山,往日的辉煌将不复存在。
未来欧盟何去何从
面对诸多挑战,欧盟的未来存在非常大的变数。前比利时首相、现任欧盟议员伏思达认为欧盟是注定要失败的,除非其成员国进一步整合。
2017年3月1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提交了欧盟未来白皮书,提出2025年“27国欧盟”的五种设想,包括:一、“延续”,成员国实施和升级改革议程;二、“只作为单一市场”,成员国专注于深化单一市场;三、“愿者多做”,有意愿的成员国在一些特定领域深化一体化;四、“少但高效”,欧盟将只专注于一些特定政策领域的一体化;五、“抱团做更多”,将推进所有领域一体化。提出欧盟未来设想的目的是吸引成员国民众广泛参与对欧盟未来发展的讨论,希望通过改革加强欧盟内部团结,获得更多支持。欧盟理事会在今年年底的会议上将做出讨论总结,这样便可以在2019年6月欧盟议会大选时出台行动纲领。
今天的欧盟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上。面对压迫性的挑战,如果不努力改革,寻找出路,欧盟将失去凝聚力。欧盟需要紧紧抓住未来的两年时间,一方面对英国谈判不妥协、不让步;另一方面,要进行改革。但是,改革就意味着突破和牺牲。为了加强团结,提高效率,在政策制定上要用一个声音说话,成员国难免要进行筛选,分成不同梯队。也就是说,欧盟可能不再需要、也不能承受继续扩大的任务,相反,欧盟需要回缩,需要重新制定考核成员国的标准,在自愿共识的基础上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成为欧盟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
(作者为比利时欧洲学院欧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参考文献】
①[比]德沃伊斯特、[中]门镜著,门镜译:《欧洲一体化进程——欧盟的决策与对外关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责编/谭峰
美编/王梦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