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文史 > 正文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还需迈过几道坎

【摘要】我国西部地区具有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但相较中东部却显得相对滞后。应该从加快推动西部地区文化产品与科技元素的紧密结合,充分挖掘西部地区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企业与地方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和完善文化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关键词】文化产业  公共服务体系  文化产品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化产业是全球公认潜力无限的朝阳产业,是增强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以美国为例,其文化产业总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以上;英国的文化产业总值超过了传统制造业,文化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金融服务的第二大产业,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文化产品出口国之一;邻国日本其文化产业创造的价值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1/5以上,超过了汽车工业。我国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五省市的文化产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率先后突破了5%,已经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除云南省外,其他四省市都位于中东部地区。

当前,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巨大,投入低、效益高,环境污染少,在发展速度上已经超过传统产业;此外,文化产业以中小微企业、工作室、家庭作坊式居多,不仅经营方式灵活,而且在解决就业上更具优势,文化产业吸纳就业人口的数量远远超过传统产业,将有效缓解就业难题,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总之,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城乡居民致富及促进就业都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同时拥有灿烂的民族、民俗和宗教文化,有着紧邻东南亚、东北亚和中亚等国的区位优势,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前沿阵地,此外,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消耗低,产品附加值高,有利于西部地区实施赶超战略,这些都是西部地区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所在。

近年来,西部地方政府开始逐渐重视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培育本土文化产业发展,使之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但西部地区在文化产业发展上相比中东部地区仍相对滞后,总体而言,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目前仍处于起步和培育阶段,总量偏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产品的附加值很低,文化科技融合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具体表现在:西部地区有丰富的历史和旅游文化资源,在民族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和利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及互相促进等方面却未形成竞争优势;与培育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目标相比,仍显滞后,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部分文化企业,特别是中小微文化企业遭遇融资困难,产品总量不足、精品少,文化建设的投入仍然滞后;在人才资源方面,创新创意人才缺乏,尤其是重大文化科技项目的团队及领军人才缺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人才引进机制还未形成;文化科技融合程度低,技术和装备水平落后的企业总量仍然很大,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创新型企业仍然较少。加快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已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影响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文化产品与科技元素缺乏融合。随着现代科技的普及与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推广应用,文化产品的服务和内容,以及文化传播的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革。目前,西部地区许多文化产品仍以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手工艺品、服饰、地方特产等为主,结合现代科技实现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产品不多,这类文化企业很多仍采用传统手工制作,不仅生产周期较长,而且生产规模也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形成不了规模效应;同时,像经营动漫、网络游戏、数字电影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兴文化产品数量却不多,与中东部地区的文化产品存在很大差距,在市场上普遍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对文化企业的效益与兴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①。文化产品如果不通过融合科技元素来改造产品本身,将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西部地区特色文化资源挖掘不够充分。好的文化产品能成为代表地区的名片,进而提升地方文化认可度,文化企业挖掘、整理、开发好本区域的文化资源是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的最重要途径。西部地区有底蕴深厚、特征鲜明和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文化资源,但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总量仍显不足,开发好西部地区特有的旅游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及自然资源等,完全有可能形成一批具有市场前景、技术领先的文化产品,但西部地区文化企业能广泛运用现代科技和创意挖掘各类文化资源,改造传统文化产业,把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优势产业资源的并不多。

文化企业与地方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不够深入。当前,人才与技术的匮乏是制约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企业如何培养、吸引并留住文化产业人才和利用好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优势,关系到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成败。文化企业的主要人才资源和智力来源是当地高校及各类科研院所,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高校资源,有大量的各类科研院所,西部地区的西安、重庆、成都、兰州等,都是高校和科研院所云集的重要教育科技中心。但西部地区在助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却显得动力不够,突出表现在:

第一,人才供给已经严重滞后于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与文化企业的需求产生了脱节。文化产业正处于一个产品内容不断更新,技术不断进步,结构不断调整的大发展时期,这是一个知识密集和人才密集型的领域,在该领域内,熟悉文化产业,善于经营管理,精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却严重匮乏,当前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第二,西部地区文化企业仍然是单打独斗的多,缺乏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的意识,对高校、科研院所拥有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科研基础设施及装备优势利用不够,在文化科技新产品开发、关键技术突破及重大装备的试制等领域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远远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求。 

因此,我们面临着文化企业缺乏拔尖创新人才和高校输出的文化科技人才又难以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以及文化企业需要协同创新又与地方高校及科研院所联合不够的多重困境。

服务文化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体系尚待成熟。目前,西部地区正在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构建文化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共识。然而,在文化科技融合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政府职能缺位、制度缺失、观念滞后、投入不足等发展瓶颈,政府回应市场和企业的需求迟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开始重视发展文化产业,但是对于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却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规划,实践中大多表现为粗放式发展的格局,真正有影响力的新兴文化精品仍然十分稀少。其次,文化企业在发展中普遍面临资金瓶颈,主要表现在从政府获得资金扶持难,从银行争取贷款也面临相当的难度;再次,广大中小微文化企业由于规模小,发展不成熟,普遍存在难以获取营销渠道,缺乏品牌意识,市场信息获取难,复合型创意人才匮乏等问题,难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些都对地方政府加快完善服务文化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西部地区突破文化产业发展障碍的路径

加快推动文化产品与科技元素的紧密结合。当前,随着现代科技特别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文化产品的价值从单一的膜拜价值向展示价值和体验价值转换”②这些价值形式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如果缺乏与现代科技元素相结合,文化产品的价值将无从体现。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以现代科技助推传统文化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推动文化产品与科技元素的紧密结合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文化企业要时刻追踪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要有敏锐的嗅觉,努力探索如何将文化产品和现代科技元素嫁接起来,通过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增进产品的用户体验价值,进而实现价值增值,形成有影响力的拳头产品,并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第二,文化企业要根据产品生命周期找准科技需求。文化产品在产生、传播和消费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实现产品与科技元素的紧密联合:在文化产品的产生阶段,如果离开关键技术的支撑,文化产品的创意将无法实现;在传播阶段,只有融合了现代科技元素,产品才能以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出现,而传播方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文化产品的受众人数、传播范围、影响效果;在文化产品的消费阶段,只有融合现代科技元素,才能快速便捷地输送产品和服务给消费者,实现产品的规模效应。

充分挖掘西部地区特色文化资源。要挖掘西部地区的特色文化资源,首先应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在开发产品的过程中要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同时引入创意设计,将两者进行组合包装,然后作为一个整体的创意产品推向市场;其次,要挖掘西部地区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

推动文化企业与地方高校及科研院所联合。地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应该充分整合跨学界、业界的合作资源,只有立足于多领域的跨界合作,才可能为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有特殊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总量、结构和素质均未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③,能否满足这种需求已成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决定文化产业兴衰的决定性因素。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考虑文化企业所需,围绕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与文化企业协同构建适应人才培养的新机制,输出一批能适应文化产业需求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意设计人才。

此外,文化企业还要积极和高校及科研院所展开合作,为大力利用和开发人才、智力资源创造条件。例如,可以在政府层面构建文化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协调沟通机制。只有打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支撑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科技和人才资源等才能实现充分的集聚和整合。

建立和完善开展文化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充分认识文化产业的内涵,把握其特点与规律,从政策层面、引导方式、运作模式等各方面进行扶持和引导:第一,要实施文化和科技融合关键技术突破工程,“加强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研究”④,把重大文化科技项目纳入地区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政府要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等面向地方关键和共性技术需求和实际问题选择研究课题,在文化产业领域引导和部署数字内容、网络媒体等领域核心技术的研发;第二,要探索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模式。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引导广大文化企业吸纳资金投入,搭建多元化的投融资平台。此外,还要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稳妥推进风险投资方式,完善企业担保融资体系,逐步形成由地方政府、文化科技企业、金融保险机构和民间资本多方共同参与的文化科技投资运作模式;第三,要支持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西部地区要根据区域特色和文化特点,科学规划和建设好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制定优惠政策打造一批人才、技术和优势项目的高地,充分发挥文化产业集聚区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作者分别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讲师,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教授)

【注:本文为广西2016年度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以科技驱动广西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研究”(KY2016YB525)和广西桂林市2014年科技局项目“桂林‘大研发’战略实施对策及路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徐俊,丁烈云:《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中国科技论坛》,2006年第3期。

②向勇:《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历史演进、关键问题和人才要求》,《现代传播》,2013年第1期。

③牛维麟:《人才:文化产业国际竞争的制胜之基》,《学术前沿》,2014年第12期。

④顾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人民论坛》,2011年第35期。

责编/王坤娜    美编/杨玲玲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道坎   产业发展   西部   地区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