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生态理念得分相对较低,但具有较高的公众共识度。不同于仅将商品作为财富的狭隘观点,生态理念是将空气、水等非商品财富纳入其中,强调非商品财富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文明的延续得益于自然界的持续给养。长期以来,我们对自然界的索取带有严重的破坏性,造成的很多生态问题需要几代乃至十几代人的时间才能修复,而有一些甚至不可逆转。调查数据显示,67.5%的受访者认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说明生态文明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然而在公众的日常行为中,仍然存在反绿色消费行为,如55.2%的受访者表示“打包剩饭剩菜非常丢人”。虽然公众财富观的生态理念得分相对较低,但是相对于人本理念和发展理念,生态财富观具有最高的公众共识度。通过进一步挖掘数据显示:人本理念得分的标准差为13.00,发展理念为12.40,生态理念为10.47。标准差越高表明财富的人本理念虽然认知度得分最高,但公众认知差异更为显著,存在相对较多的低分层,即在多数人关注人本理念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公众忽视财富与自我价值的关系,陷入金钱的泥潭中。相比之下,公众对生态理念的认知度虽然不高,但是共识度却相对集中。
影响公众财富观的因素
公众财富观的人本理念、发展理念和生态理念之间相互影响,财富观的形成往往也是多个因素、多个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受访者的受教育形式、家庭经济条件、现代性人格特质等主客观因素,以及性别、年龄、学历、居住地、职业、收入等人口统计学变量都有可能对自身财富观形成造成影响。通过因素间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某些变量间的相关性显著。为进一步探析哪些因素对财富观的三大理念的解释力度更大,我们联立相关因素和财富观三大理念指数建立了分析模型,对更详细的内在关系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首先,现代性人格特质程度与财富观三大理念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即越具有独立自主、内控取向、消费取向、公平正义等特质的受访者,其财富观的三大理念指数越高。本次调查中,公众的现代性人格特质得分均在3.50分以上。其中公平正义特质得分为3.81;独立自主特质得分为3.76;内控取向为3.72;消费取向为3.59。表明公众更关注社会贫富差距,而对享受消费的认同度相对较低。进一步相关分析显示,现代性人格特质明显的受访者,其财富观三大理念均约高于各个平均值20%。
其次,素质教育接受程度与财富观三大理念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即接受越多素质教育的受访者,其财富观的人本理念、发展理念和生态理念的指数越高。本次调查中,当问及“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形式是”?39.5%的受访者选择偏重“思想品德”教育,45.6%的受访者选择偏重“以成绩论英雄”教育,14.7%的受访者选择偏重“成功就是有钱”教育。进一步相关分析显示,选择素质教育的受访者,其人本理念得分为58.43(高出均值5.26%);发展理念得分为55.26(高出均值5.48%);生态理念得分为46.67(高出均值5.45%),而选择重视以成绩或金钱为主要教育目的的受访者,其财富观三大理念指数明显低于平均值(见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