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依次为薛永年、詹建俊、邵大箴、靳尚谊、徐里。
人物速写:蔡华伟绘
主持人:徐 里(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秘书长)
对话人:詹建俊(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油画学会主席)
邵大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艺委会名誉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靳尚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薛永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艺委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油画作为西方艺术“舶来品”,自20世纪大规模引进以来,仅仅百年时间。在这段不长的时间里,中国艺术家不仅创作了许多享誉中外的优秀作品,还结合中国水墨画的特点,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展现中国气派的写意性油画风格的道路。
中国油画如何民族化、本土化?怎样结合传统油画的写实和中华传统精髓的写意?写意油画怎样向世界传达中国精神?对此,我们邀请中国美术界的油画家和评论家,结合实践创作进行深入探讨,以飨读者。
——编 者
核心阅读
●所谓写意精神,即“立象以尽意”,“象”是凭借,“意”为主导,不满足于再现客观,不受具象原形的束缚,在想象中发挥创造,不仅意在象中,而且意在象外,这种写意精神自古以来就贯穿了中国传统的艺术门类
●写意精神是一种格调与境界,在写意精神孕育的艺术世界里,物我合一、情景交融、技进乎道,感情经过升华,绝非表现主义的情绪宣发,创作者要避免把写意与写实对立起来,彻底离开了写实因素的支撑,写意也就成了虚幻的空中楼阁
●中国对于西方艺术的接受,是本着洋为中用、丰富民族艺术品类的角度出发,中国的油画家,所生长的环境、所受到的教育,耳濡目染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已经渗透到画家的血液里了,所以油画的中国精神特征就不可避免
我们经常讲,艺术只有坚持民族属性,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语言,才会是世界的。油画作为原生于西方的绘画品种,传播到中国也才刚刚超过一百年,但在这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国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油画家,其创作的油画作品也得到了欧洲艺术同行的赞誉。他们看到了扎根于中国的油画艺术,看到了油画继续发展的可能性和巨大潜力,并为中国油画里的中华传统精神深深折服。在这一百年的时间里,经过徐悲鸿、罗工柳、董希文、林风眠、靳尚谊、詹建俊等几代画家的探索与努力,油画不断与中国水墨画的写意精神发生碰撞和交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写意性油画风格,几代画家的精品力作,传达出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体现了我们在世界艺术之林的文化自信。
中国油画的写意化探索
徐里:油画虽自晚明传入中国,但大规模引进是在20世纪,随着留学海归和西方画家来华,中国油画不仅已经长成大树,并且结出硕果。这数百年的油画史,既是中国人学习西方艺术之长的历史,也是西方油画中国化的历史。油画的中国化,或称民族化,不仅体现了视觉艺术超越时空的特性,更反映出外来艺术在表现中国生活中立足,在接续中国的历史文脉中落地生根。
薛永年:在清朝,宫廷外籍画家是在皇帝的要求下被动地中国化油画,正面平光而描绘结构质感更为细腻的油画《慧贤皇贵妃像》可以为证。民国时期,秉承五四精神的海归画家,他们在油画创作中注意到油画的民族内容、审美习惯和国情需要,实际上都在不同程度地贯通中西。
重视主观表现的刘海粟,引进西方后期印象派。他在中西的互鉴中,努力建构清代个性派写意画家石涛艺术和后期印象派艺术之间的内在联系。以艺术为情感产物的林风眠,认为西方艺术以模仿自然为中心,倾向于写实,东方艺术以描写想象为主,倾向于写意,西方艺术中常常缺少情绪的表现,东方艺术却往往不能适应表现情绪的需求。所以,他的油画是以西方现代派的形式,表现中国的感情和情绪,在“调和东西”中,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写意意识。徐悲鸿则主张引进西方的写实主义,来表现中国的精神,他用西方古典的写实,沟通中国宋画的精于体物,《田横五百士》《蹊我后》的取材立意,流露出骨子里的写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