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中外思潮 > 正文

中华传统文化“和合”思想的当下价值(2)

“和合”思想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期,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期。如何科学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有效化解社会危殆、人文缺失、生态羸弱和国际摩擦,古老而常新的中华“和合”思想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价值原则和思维方法。

一是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随着各种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不同阶层表达出不同的利益诉求,与之相适应,一些社会矛盾、纠纷、冲突将日益凸现出来,我国社会稳定面临着比较严峻而复杂的形势。

“和合”思想是一种矛盾观、辩证观,“和”并不排斥事物的差异,“合”并不否认事物的矛盾。尚和合,就是在正视事物之间差异和矛盾的基础上,尊重差异、协调矛盾。弘扬“和合”思想,就是以理性、务实、辩证的态度对待这些差异和矛盾,既不回避和掩饰,也不夸大和激化,而是以沟通、协商的方式加以解决,特别是通过运用“和合”思维,抚慰人们心灵、引导人们情绪、疏导人们心理、排解人们烦忧,使诸多不稳定因素在对立共同体中相互依存相互中和相互同一,最大限度地化解乃至消弭当下一些社会矛盾、纠纷、冲突,从而促进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和谐。

二是有助于补救人文缺失。“和合”思想强调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主张社会是由个人构成的社会,倡导社会应为个人实现价值提供良好环境与必要支持、个人应以社会共同奋斗目标和共同行为准则为自身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这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质素对于解决当下社会与个人之间的价值冲突无疑具有一种补救和疗治功效。

三是有助于弥合道德裂痕。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主义的不断膨胀与竞争机制的日趋泛化,现实生活中人的生物本能被激发和调动出来,人与人之间更多地融进了赤裸裸的利益关系、金钱关系,很多人见利忘义、诚信缺失,道德水准大幅下滑。“和合”思想注重建立一种温情和睦的人际关系,强调人与人友善亲和、相互尊重、讲信修睦、以诚相处,主张要以一种健朗、包容、开放、博大的心态和胸怀去欣赏他人和接纳他人。只有这样,整个社会才会呈现出祥和淳静、有致有序的状态。

四是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我国传统发展模式强调人是自然万物的主宰,认为人要生存发展就应不断地与自然抗争、不断地向自然索取,其结果必然造成人与自然的对立冲突,必然造成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恶化。我国改革开放近40年来,许多地方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无止境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严重破坏生态损害环境,已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直接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和合”思想强调顺天应人,主张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倡导有节制地适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对于缓解自然资源紧张局面、化解当今生态危机提供了卓越历史智慧和最佳思维范式。

五是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文明大家庭,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面来临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迅猛推进,整个世界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加速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马克思所预想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和“世界交往的普遍性”正成为看得见的现实,在这样一个现实背景下,和平与发展总体上依旧是时代主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正处在国家及国家集团权益博弈的时代,处在文明及文明集团权益博弈的时代,西方中心主义的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世界范围内不少国家和地区由于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而引发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整个国际经济竞争趋势日趋激烈,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环境更加恶化,南北差距尤其是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和合”思想主张“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倡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重“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坚持“和平发展、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的理念,这对于打破民族国家的文明囿限和文化壁垒,擘划以民主、公平、正义为基石的国际新秩序,构建以不同文明的平等包容、相互借鉴为基础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为万世开太平”的永久和平愿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战略思维导向作用和系统理论引领功能。

综上所述,“和合”思想作为中国本土文化最富生命力的内核与因子,综合了各个历史时期儒、释、道的思想精华,吸纳了历朝历代治国理政的有益经验,彰显了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特质,深深浸润在中华文化思想的不同维度各个方面,广泛影响着中国民族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与行为法度。“和合”思想张扬的是异质要素的和谐统一、协同发展、共生共荣,体现了一种求同存异的世界观和整体系统的方法论,对于解决当今时代出现的各种问题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对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统领意义。

(作者系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