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一年以来备受各界关注。2016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首次在全国范围提出特色小镇的建设任务,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同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特色小(城)镇的形态,并从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等角度诠释了发展路径和措施。2017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特色小(城)镇建设促进脱贫攻坚的意见》,提出要加大特色小(城)镇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为特色小(城)镇的建设作出了落到实处的支持。随着各项政策的不断出台,特色小镇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特色小镇的提出具有创新性和时代性。特色小镇立足小(城)镇,整合当地资源,聚焦特色产业,合理规划布局,彰显地方文化,是“产、城、人、文”有机结合的创新发展模式,更是符合五大发展理念的新型社会形态。通过特色小镇的有机运作,不仅能够盘活小镇经济、转变城镇经济增长方式,助力脱贫攻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更能成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帮助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公平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对此,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立足人民群众的视角,从公众对特色小镇的真实需求出发,对特色小镇的定位、空间布局、城乡关系及民众期待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为特色小镇的建设提出更富人文关怀等理念的意见建议。
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
特色小镇何为“特色”?
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特色小镇不仅受到了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也在全社会掀起了热议。尽管如此,特色小镇至今并未形成明确的定义,总结各类政策文件和专家学者的观点发现,特色小镇的“特色”集中体现在特色产业、特色景观、特色文化等方面。但特色小镇又不仅如此。特色小镇立足于小镇,却不是行政区划单元;实现了产业的集聚,却不是产业园区;开发了优美的环境,却不是旅游景点;打造了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却不是微缩的城市。特色小镇可以处处特色,但处处特色却不是特色小镇,特色小镇是一个能够有机运作的、充满活力的创新经济生活统一体。然而调查发现,公众对特色小镇的“特色”体现排名前四分别为:景观(25.68%)、产业(16.04%)、资源(15.78%)和生态(15.39%),而历史(7.10%)、科教(6.66%)、文化(5.67%)、民俗(4.25%)、美食(2.98%)、治理创新(0.45%)等特色排名靠后,这说明公众除了更加关注可以直接看得到、感受得到的景观“特色”,还表现出对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特色”就成为了特色小镇服务于人民所必须构建的要素。
对特色小镇的定位因立场而不同
特色小镇重点在于“特色”二字,这就意味着每一个特色小镇的定位都应该是特点鲜明的,所以特色小镇的定位更应关乎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在按照功能区分而列出的特色小镇六大定位中,“城市从业人员舒适惬意的‘居所’”“产业和文化创新的重要‘载体’”和“相关行业高端人才的‘聚集地’”位列前三,且比重均在60%以上,是发展特色小镇的整体定位需求。
具体来看,不同地区的居民对特色小镇的定位是不同的。首先,长期居住于特色小镇的人群最认同“相关行业高端人才的‘聚集地’”和“产业和文化创新的重要‘载体’”;而非长期居住于特色小镇的人群则最看重特色小镇的居住功能,其中又以城区居民为最。其次,长期居住在农村和城区的居民更认同特色小镇的“纽带”功能,而城乡之间的郊区、乡镇居民则无明显偏好,这说明处于城乡两个端点的居民最希望能够通过特色小镇实现“互联互通”。
特色小镇作为创新的社区生态机制,不仅有着各类政策扶持,在民生、就业、创业等方面优势明显,更在一些软实力上颇具吸引力。公众整体认为,在特色小镇工作和生活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是良好的生态环境(64.68%)、缓慢的生活节奏(58.80%)、幽静的居住环境(58.51%)和较小的竞争压力(54.15%)。这得到了长期居住于城乡各地居民的一致认可,但具体到某些省市自治区又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如天津、四川、重庆、贵州等几个地区的居民最看重缓慢的生活节奏,应该说,这与当地的社会文化体现出一致的特征,尤其是四川、重庆、贵州等地都有休闲之都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