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人民智库> 正文

公众对共享经济发展及其治理的认知与评价(2)

——以共享单车为例

共享经济模式的治理困境

共享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大势所趋,中国的共享经济起步晚但发展快,不仅为传统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也肩负起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任。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共享单车行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也体现出共享经济当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困境。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胡志坚曾指出,应加快治理方式创新,大力促进共享经济发展。小猪短租的创始人陈驰表示,共享经济一方面具有去中心化、点对点的去工业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具有个人闲置资源社会最大化利用的趋势,两种趋势的叠加构成了共享经济的边界。

事实上,无论是理论界还是业界,都难以对共享经济下一个确定的概念,也正因此,对于共享经济治理模式的讨论也在热火朝天的进行中。以共享单车为例,共享单车提供了公共服务,但是从产品属性上却不能被简单定义为公共产品,那么对于乱停乱放、肆意破坏等共享单车乱象,治理主体是谁?该由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还是由行业监管部门制定行业规范,亦或者由企业调整运营策略降低产品损耗?其次,治理对象是谁?是要进一步规范城市公共空间,还是约束单车使用者的行为?再次,治理成本由谁承担?政府还是企业?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42.77%的受访者认为当前人们在使用、停放共享单车的过程中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不遵守交通规则(63.98%)、随意乱停乱放(59.90%)、私自占为己用(56.66%)、使用上野蛮粗暴(19.47%)等几个方面。

共享经济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和广泛的市场前景。一方面,在问卷调查和访谈过程中,受访者均对共享经济表现出浓厚兴趣和较高的参与热情,对于当前共享单车、网络支付等环节存在的一些问题,受访者也表现出较为包容的态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6.65%的受访者认为共享单车行业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是行业发展初期的必经阶段,也有受访者表示,法律法规和百姓素质都在不断完善提升,一些不文明现象在更长时间里将逐步改变;也有相关从业者表示,对于共享经济,还是要充满希望,发展前景虽充满不确定性,但也意味着具有无限可能,对于未来,还是要义无反顾向前走。另一方面,调查结果也显示对于共享单车等共享经济业态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性,在直辖市的受访者对共享单车的使用率更高(51.50%),这主要是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共享单车规模更高,市民自行车出行的需求更强,而在其他省会城市、地级市和县(含县级市)的公众则更多是偶尔使用共享单车。

图像 3

图像 3

有专家表示,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一些本就存在的问题更加凸显,比如路权平等问题,城市道路的扩建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时间来解决,但是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使得这一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也有专家表示,虽然当前暴露出诸多问题,但相关部门正在加紧推进各项政策措施的完善,比如北京市出台《城市道路空间规划设计规范》,就强调了自行车道的独立路权的问题。同时,也有专家提醒,在共享经济治理过程中,要更加科学合理地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卷调查中,也有受访者提出,当前街边的共享单车层出不穷,经常一夜之间铺满人行道,这是否表示共享单车已经饱和?有业界人士指出,相关数据表示当前的单车用户注册数量和使用数量仍在持续增长,市场容量的调整会由市场给出答案。

以治理模式创新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健康持续发展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推动着共享经济改变了传统的经济运行模式,也形成了公共治理模式创新的倒逼机制。传统治理模式下,单一治理主体难以有效应对共享经济带来的新挑战和新问题,因此,以治理模式、治理手段和治理思路的创新推动共享经济新业态的治理,将推动新经济新模式更加健康地发展。本次调查中,当问及如何有效应对共享单车引发的问题时,受访者一致认同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合作是有效解决问题、创新治理模式的主要途径:强化政府部门的监督和管理(65.39%)、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64.85%)、加强社会监督、媒体监督(59.95%)、提高公众的道德素质水平(48.18%)、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45.75%)。

图像 4

图像 5

第一,以技术创新推动多元治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共享经济是全社会多方参与的共享、共建、共治的平台,因此需要构建包括政府、企业和公众在内的多元治理体系,数据公开、信息共享是以技术创新推动多元治理体系构建的必要条件和前提基础。多元治理体系的构建要进一步厘清多个治理主体之间的治理边界,明确权责,科学分工,高效合作。一方面,提升政府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发挥政府在规划、调控方面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为行业自律和市场调控提供空间和条件;同时,提供公众参与治理的路径和平台,积极引导公众深入参与公共治理,并不断提高参与治理的能力。数据公开在共享经济治理模式创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仅能够为企业决策和行业发展提供依据,也能为优化政府决策效率和提高治理效果提供更具可靠性的数据支持,提高公共治理水平。

第二,以个人信用体系的构建推动社会机制的调整与变革。共享经济模式通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实现了陌生人之间的连通,新的商业模式也带来了社会运行机制的变革。传统上,中国社会运行机制更倾向于熟人社会和关系社会的特点,而共享经济带来的陌生人社会体系所需的运行机制尚未健全。因此,从构建个人信用体系出发,不仅可以对共享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也将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社会运行机制的完善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和社会机制的调整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在这一过程中,不妨借助提高失信成本的手段作为辅助,通过失信惩罚机制约束一些失信行为和不文明现象,同时逐渐构建更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共同推进社会机制走向成熟。

第三,完善城市交通和信息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城市运行效率的提高和改善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作为保障。共享经济是依托于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经济而蓬勃发展的,大数据技术必然需要信息基础设施更加完备、更加可靠。而诸如共享车这些涉及城市交通领域的共享经济业态,也同样需要更为发达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问题,不仅是使用者行为欠妥,也暴露出自行车出行的基础设施滞后问题;共享单车行驶过程中的违规行为,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一些地区的自行车道设置不合理。“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加强轨道交通建设,鼓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因此,在推动共享经济健康发展的过程中,也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基础设施配套水平。

第四,加强共享经济治理的国际合作,实现协同发展。网络无国界,共享经济模式的发展也需要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提高治理能力,实现协同发展。共享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论是资本运作还是可共享的资源,都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的趋势,深化国际合作是推动共享经济和数字治理的内在要求。借鉴共享经济在国外的发展历程和治理经验,有助于中国更好应对共享经济新业态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也有助于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执笔:人民智库研究员 张盈盈 于晓萍 制图:石玉】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
标签: 认知   经济发展   公众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