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农村社会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正在不断显露,给基层党建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突出问题主要有:在人才选拔上,一是选好书记难,二是配好班子难;在队伍建设上,一是支部凝聚力不够强,二是党员先进性待提高;在开展活动上,组织活动较少,党员参与积极性不够;在制度建设上,一些规章、条例、办法与基层实际差别较大,没有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的这些问题并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新情况,是长期积累下来的结果。改革开放近40年来,农村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有些地方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工作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几乎没有与时俱进,仍钟情于为民作主,习惯于发号施令,喜欢群众围绕自己“转圈”。一旦到了“讲话群众不听,许诺群众不信,指挥群众不动”的时候,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软弱涣散,功能作用的衰退异变,主导地位的边缘化便是迟早发生的事情。
过去在思维模式上有个老套路,叫“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认为一个村子能否实现农业繁荣、农民富裕、农村进步的目标,核心要素就在于必须有一个“能人”当村官。现实中也确有像江苏华西村的吴仁宝、山西大寨村的郭凤莲、山东三元朱村的王乐义、浙江滕头村的付企平、湖北省洪林村的叶昌保、尧治河村的孙开林等这些全国闻名的优秀村官。因此,经验主义让我们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上,而忽视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多层面的制度体系对于人才的反作用。
但是,实践也证明,这些优秀村官始终只是凤毛麟角。村庄能否出现优秀村官,具有可遇不可求的偶然性,希冀通过“伯乐”找到“千里马”来给农村造福,常常只是一个良好愿望。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很难保证大批量优秀村官能够像雨后春笋那样破土而出。
本人认为,导致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领导农村工作中功能作用衰退的核心因素和根本缘由,不在于村级干部队伍素质的优劣,而在于集体经济力量的强弱。从理论上讲,向农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神圣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一些微观领域的公共服务与公益事业,国家也不可能全部“兜”起来,还得要由村级组织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自力更生。
当前一些农村的党支部与村委会之所以能够充分发挥功能作用,努力朝着“领导坚强有力、群众生活富裕、村务管理民主、乡风文明进步、公益服务完善、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奋勇前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背后有强大的集体经济作支撑。如果集体经济缺失,村级党组织几乎没有经济手段去给农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遇到困难通常只得“等、靠、要”上级政府的支持方可解决。集体经济空洞化的“短板”不补上,村干部的作用空间必然越来越小,村民自治制度发育将越来越难,村级“两委”的执行力、战斗力以及在广大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向心力、凝聚力也自然随之一落千丈。无论谁去当村官,“腰杆子”依然会硬不起来。
责编/温祖俊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